[實用新型]分體控溫擠壓鑄造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57105.0 | 申請日: | 2008-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68775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24 |
| 發明(設計)人: | 楊艷玲;彭立明;曾小勤;許昊;胡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2D18/02 | 分類號: | B22D18/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達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錫麟;王桂忠 |
| 地址: | 200240***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體 擠壓 鑄造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鑄造技術領域的擠壓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分體控溫擠壓鑄造設備。
背景技術
經對現有技術的文獻檢索發現,在齊丕驤的《擠壓鑄造》(1982,P148,國防工業出版社)一書中提到外廓呈單方向遞增(遞減)的柱體或錐形零件采用整體凹型。在鑄造過程中,擠壓鑄造模腔的損壞主要表現為機械變形與磨損、熱疲勞、粘焊三種形式。整體凹型不能隨意更換模具的內腔,不便維修。而采用垂直或水平分型的凹型,便于脫模,可以減輕型腔的機械磨損,有利于提高使用壽命。并且采用整體凹型時,加熱裝置一般固定在模具的外側,這樣的加熱方式使模具的溫度不易控制,直接導致鑄件的性能不能穩定。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分體控溫擠壓鑄造設備。本實用新型由于內??梢匀〕?,既可以精確的控制溫度,也便于維修內模的內腔。從而解決現在技術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實用新型包括內模、外模、底座、墊塊、頂桿。頂桿放在底座的內腔里面,底座的上端留有一個凹槽,外模放在凹槽里面,用于外模和底座的連接。內模、外模兩者之間有錐度及間隙,墊塊放在內模里面。
所述外模和底座之間用隔熱墊隔開,防止熱量散失。
所述頂桿、底座的間隙為0.01mm~0.03mm。頂桿的下端和擠壓鑄造設備相連。
所述內模通過1°~2°的配合錐度裝入外模的內腔中構成擠壓通道,外模和內模的接觸面緊密配合,兩者要有良好的同心度,在同一臺機床上車削時錐度不允許有變化。
所述內模和墊塊垂直配合,兩者之間存有間隙度,便于排除擠壓時形成的氣體。但是這個間隙度不宜過大,防止有夾皮產生。間隙度約為0.02mm~0.06mm。
所述內模的錐度為0.15°~0.25°,這樣既可以排除上面的氣體,利于脫模,同時也不至于有液體噴濺出來。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優點是:1內模可以單獨放在高溫爐中加熱,以便精確控制模溫。2操作方便,內模可以更換,有效的降低成本。3采用雙層裝置,增加了安全系數。4加熱方便,適用于高溫擠壓試驗。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頂桿,3外模,4墊塊,5內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由5部分組成:底座1,頂桿2,外模3,墊塊4,內模5。外模3和底座1之間用隔熱墊隔開,頂桿2放在底座1的內腔里面,兩者的間隙度為0.01mm,外模3固定在底座1的上面,外模3內側的錐度為1°,在外模3的外側固定加熱圈,溫度設為200℃;內模5的外側錐度為1°,內側錐度為0.15°,墊塊4放在內模5里面,兩者的間隙度為0.02mm。
把內模5和墊塊4放在加熱爐中加熱,加熱爐的溫度設為210℃,保溫3h后,取出,放在外模3中,用測溫儀測得的溫度為200℃。此時,內模3和外模5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澆注熔液,加壓,卸壓,取出鑄件。在鑄件的上下表面都沒有氣孔及噴濺物的存在。下一次澆注時,采用另外一個內模,這樣可以確保模具的溫度保持一致。
實施例2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由5部分組成:底座1,頂桿2,外模3,墊塊4,內模5。外模3和底座1之間用隔熱墊隔開,頂桿2放在底座1的內腔里面,兩者的間隙為0.02mm,外模3固定在底座1的上面,外模3內側的錐度為1.5°,在外模3的外側固定加熱圈,溫度設為200℃;內模5的外側錐度為1.5°,內側錐度為0.2°,墊塊4放在內模5里面,兩者的間隙度為0.04mm。
把內模5和墊塊4放在加熱爐中加熱,加熱爐的溫度設為260℃,保溫3h后,取出,放在外模3中,用測溫儀測得的溫度為250℃。此時,內模5比外模3高出10mm,由于兩者有良好的同心度,所以外模3和內模5的接觸面是緊密配合的,強度可以得到保證。然后澆注熔液,加壓,卸壓,取出鑄件。在鑄件的上下表面都沒有氣孔及噴濺物的存在。下一次澆注時,采用另外一個內模,這樣可以確保模具的溫度保持一致。
實施例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5710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實施及使用帶內速率指示符的方法及設備
- 下一篇:圖像處理裝置和方法及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