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聲波降粘油井防蠟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56852.2 | 申請日: | 2008-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73102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31 |
| 發明(設計)人: | 朱建法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健 |
| 主分類號: | E21B37/00 | 分類號: | E21B3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貿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嚴新德 |
| 地址: | 200011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聲波 油井 防蠟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尤其涉及原油開采設備,特別是一種聲波降粘油井防蠟器。
背景技術:
油井在開采過程中,隨著原油溫度和壓力的降低以及原油中氣體的逸出,溶解在原油中的石蠟會結晶析出。在采用有桿泵舉升工藝時,由于泵下存在較低的壓力區,溶解氣被分離出來,其結果導致泵效降低,嚴重時會造成氣鎖現象,另外,氣體不能均勻地分散在液相中,導致氣體的溶蠟作用減弱,嚴重影響油井生產。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聲波降粘油井防蠟器,所述的這種聲波降粘油井防蠟器要解決現有技術的有桿泵舉升工藝中原油析蠟、降低泵效、造成氣鎖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這種聲波降粘油井防蠟器由一個變徑管體構成,其中,所述的變徑管體的一端設置有一個公連接端,變徑管體的另一端設置有一個母連接端,所述的母連接端的變徑管體內設置有內螺紋,所述的公連接端的變徑管體外側設置有外螺紋,母連接端的變徑管體的內徑大于或者等于公連接端的變徑管體的外徑,變徑管體內通過螺紋設置有一個音叉,所述的音叉內設置有一個錐形噴嘴,所述的錐形噴嘴的軸向與變徑管體的軸向相同,音叉的后側面與一個支架的一端連接,所述的支架的另一端平行于變徑管體的軸向延伸,支架的另一端與一個簧片的一端固定連接,簧片的另一端向音叉的后側面延伸并懸空。
進一步的,所述的簧片的一端通過螺栓和墊片與所述的支架的另一端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錐形噴嘴的大直徑端位于變徑管體的公連接端側。
進一步的,所述的母連接端的變徑管體內壁中設置有圓錐狀的內連接面,所述的公連接端的變徑管體外側設置有圓錐狀的外連接面,所述的內連接面與外連接面的形狀相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的簧片的中心軸與所述的錐形噴嘴的軸線位于同一直線上。
進一步的,所述的支架的一端嵌入音叉的后側面中,支架的這一端中設置有凹槽,所述的簧片的另一端懸空在所述的凹槽中,凹槽的寬度大于簧片的厚度。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含蠟原油經過變徑管體時,在通過錐形噴嘴的過程中,流速梯度較大,在音叉聲波的作用下,蠟晶網絡受到較大的破壞,再經簧片部位的劇烈振動混合,使蠟晶網絡進一步地破壞,液相中的一些分散介質如膠質、瀝青質、氣體以及蠟晶微粒分散在液相中,然后進入到泵體被舉升到地面,從而有效地起到降粘防蠟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對照,其效果是積極和明顯的。本實用新型將音叉和簧片結構設置于輸油管道中,利用聲波的機械作用、空化作用和熱作用,通過音叉產生的聲波對原油產生振動作用,使原油中的蠟晶網被破壞,有效地起到降粘防蠟的作用,提高泵的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聲波降粘油井防蠟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聲波降粘油井防蠟器由一個變徑管體1構成,其中,所述的變徑管體1的一端設置有一個公連接端8,變徑管體1的另一端設置有一個母連接端7,所述的母連接端7的變徑管體1內設置有內螺紋,所述的公連接端8的變徑管體1外側設置有外螺紋,母連接端7的變徑管體1的內徑大于或者等于公連接端8的變徑管體1的外徑,變徑管體1內通過螺紋設置有一個音叉5,所述的音叉5內設置有一個錐形噴嘴9,所述的錐形噴嘴9的軸向與變徑管體1的軸向相同,音叉5的后側面與一個支架6的一端連接,所述的支架6的另一端平行于變徑管體1的軸向延伸,支架6的另一端與一個簧片4的一端固定連接,簧片4的另一端向音叉5的后側面延伸并懸空。
進一步的,所述的簧片4的一端通過螺栓3和墊片2與所述的支架6的另一端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錐形噴嘴9的大直徑端位于變徑管體1的公連接端8側。
進一步的,所述的母連接端7的變徑管體1內壁中設置有圓錐狀的內連接面,所述的公連接端8的變徑管體1外側設置有圓錐狀的外連接面,所述的內連接面與外連接面的形狀相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的簧片4的中心軸與所述的錐形噴嘴9的軸線位于同一直線上。
進一步的,所述的支架6的一端嵌入音叉5的后側面中,支架6的這一端中設置有凹槽,所述的簧片4的另一端懸空在所述的凹槽中,凹槽的寬度大于簧片4的厚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健,未經王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5685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