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書刊包裝機的側面折紙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56579.3 | 申請日: | 2008-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83618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21 |
| 發明(設計)人: | 張秉德;杜利朝;華志來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紫宏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B49/12 | 分類號: | B65B49/12;B65B1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貿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浩東;陳穎潔 |
| 地址: | 201101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書刊 裝機 側面 折紙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包裝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書刊包裝機的側面折紙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還沒有書刊包裝機,完全靠人手工包裝,因此存在以下缺點:人工包裝效率低;人工成本在不斷上升;工人的勞動強度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書刊包裝機的側面折紙裝置,能夠將外包裝紙側面自動折服。
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于書刊包裝機的側面折紙裝置,包括機架,該機架設有與其轉動連接的主軸,主軸與減速電機傳動連接,其特征在于主軸上設有兩個水平錐齒輪,每個水平錐齒輪分別與一個垂直錐齒輪嚙合連接,每個垂直錐齒輪的中心軸設有一個折紙輪。該兩個水平錐齒輪的小頭端相對設置,折紙輪設在垂直錐齒輪的中心軸的上端。折紙輪下方設有書刊運輸平臺。折紙輪包括一扇形圓環柱,該扇形圓環柱與設在垂直錐齒輪的中心軸上的軸套之間設有徑向連接筋,該扇形圓環柱的前后兩端分別沿周向向外分別設有前部突起和尾部圓角,其中前部突起的外側為平面。
本實用新型的側面折紙裝置在于能夠在外包裝紙側面前后分別沖出兩個前角和后角,這樣就可以在書刊包裝紙的上下兩面分別折出兩對紙舌,這樣在后續書刊的推動下可以完成書刊包裝紙的自動包裝,其優點在于結構簡單,能夠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降低人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用于書刊包裝機的側面折紙裝置,包括機架1,該機架1設有與其轉動連接的主軸2,主軸2與減速電機3傳動連接,其特征在于主軸2上設有兩個水平錐齒輪4,每個水平錐齒輪4分別與一個垂直錐齒輪5嚙合連接,每個垂直錐齒輪5的中心軸9上端設有一個折紙輪6。該兩個水平錐齒輪4的小頭端相對設置。折紙輪6下方設有書刊運輸平臺7。折紙輪6包括一扇形圓環柱8,該扇形圓環柱8與設在垂直錐齒輪5的中心軸9上的軸套17之間設有徑向連接筋10,該扇形圓環柱8的前后兩端分別沿周向向外分別設有前部突起11和尾部圓角12,其中前部突起11的外側為平面。兩個折紙輪6之間的間距略大于書刊13的寬度,兩個折紙輪6的厚度略小于需要包裝的書刊的厚度。
使用時,主軸帶動水平錐齒輪4和垂直錐齒輪5轉動,從而帶動折紙輪6轉動,由于該兩個水平錐齒輪4的小頭端相對設置,因此兩個折紙輪6轉動方向正好相互對應。書刊沿圖2箭頭方向前進,當書刊的前端移動至主軸中心線時,正好碰到兩個折紙輪6的尾部,因此書刊外面的包裝紙的前端在折紙輪6的尾部突起12的撞擊下形成了兩個前角,書刊中心推至主軸中心線位置時,略作停頓,完成上翻紙和下插紙的動作后,折紙輪6正好從后面轉過來,這是折紙輪6前部突起11撞擊書刊外面的包裝紙的后端,形成了兩個后角。折紙輪6轉動,其前部突起11的外側為平面,沿著書刊兩側移動,將前角和后角之間的包裝紙折服在書刊的兩側。這樣,報刊包裝紙的頂部和底部分別形成了一對上紙舌14和一對下紙舌15。這樣,在后續書刊的推動下,與該側面折紙裝置相配合的上下摺紙塊(圖中未示出)完成上紙舌向下折,下紙舌向上折就可以完成整個包裝過程了。
折紙輪6中間內側設有凹槽1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紫宏機械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紫宏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5657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