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鋼管內壁強化噴丸用鋼丸回收密封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055009.2 | 申請日: | 2008-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47902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12 |
| 發明(設計)人: | 陶貴鈞;馬耀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新亞欣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C9/00 | 分類號: | B24C9/00;B24C1/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建國 |
| 地址: | 200030上海市零***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管 內壁 強化 噴丸用鋼丸 回收 密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管內壁強化噴丸用鋼丸回收密封倉裝置,尤指適應工業化生產的小口徑鋼管內壁強化噴丸生產線用的兼具回收與密封功能的鋼丸回收密封倉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火電發電已經進入超臨界和超超臨界壓力的發展時代,電站鍋爐的蒸汽出口壓力已達28MPa,蒸汽出口溫度高達605℃,在如此高的參數下,鍋爐受熱面管系高溫段通常使用18Cr-8Ni型的TP304H、TP321H、TP347H等奧氏體不銹耐熱鋼管的內壁面臨著高溫蒸汽氧化腐蝕的威脅。
為了防止18Cr-8Ni奧氏體不銹鋼管內壁的高溫蒸汽氧化腐蝕,現時,在超臨界和超超臨界鍋爐受熱面管系設計選用18Cr-8Ni奧氏體不銹耐熱噴丸鋼管,這種鋼管是在鋼管內壁實施噴丸強化加工,使其內壁表層獲得組織和應力強化,用以提高18Cr-8Ni奧氏體不銹耐熱噴丸鋼管抗高溫蒸汽氧化腐蝕的性能。
本發明人發明的“奧氏體不銹耐熱無縫鋼管內壁噴丸強化工藝及其裝置”使超臨界壓力及其以上參數的鍋爐受熱面管系的高溫段設計選用“內壁噴丸”的18Cr-8Ni型奧氏體不銹耐熱鋼管成為可能。鋼管內壁噴丸工藝是將細小的鋼丸以高壓氣源為載體,在噴丸機中充分混合,通過噴槍霧化形式高速射擊鋼管內壁,噴丸過程中鋼管內壁表層獲得強化的同時,鋼丸從端部噴出,不僅污染環境傷害操作工的人身安全,而且鋼丸不能回收和循環使用,影響了噴丸鋼管生產自動化的實現。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為鋼管內壁強化噴丸工藝提供一種噴丸用鋼丸回收密封倉裝置,旨在通過該裝置,防止鋼丸在噴丸過程中散射傷人、污染環境,并實現噴丸后鋼丸全數回收及循環使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同時實現回收與密封功能的鋼丸回收密封倉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鋼管內壁強化噴丸用鋼丸回收密封倉裝置包括一前置回收倉、一后置回收倉以及一與所述兩回收倉導通的鋼丸回收輸送通道,其中前置回收倉的容積大于后置回收倉的容積。
所述鋼丸回收輸送通道主要包括鋼丸輸送帶、鋼丸中間倉、鋼丸提升機、鋼丸篩選器、噴槍。
所述鋼丸回收密封倉裝置還包括一移動小車,所述后置回收倉安裝于移動小車上。
所述回收倉上設有可啟閉的密封倉門,其上端設有吸塵口,內壁和倉內設有迷宮式鋼丸導向通道。
所述回收倉通過其下端的出丸口與鋼丸回收輸送通道導通。
所述回收倉裝有可氣動升降機構。
本實用新型鋼丸回收密封倉裝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便具有以下優點:
1.鋼丸回收密封倉裝置兼有密封和鋼丸回收的雙重功能,使高速噴射的鋼丸與操作工不同處一室成為可能,不僅簡化了回收倉的結構,而且防止了鋼丸及其塵埃對操作工人健康的傷害。
2.鋼丸回收倉的倉口和倉門都裝有半圓狀的工件(受噴鋼管)定位耐磨套,當倉門閉合時,鋼管兩端的外表面和回收倉倉口的密封連接使鋼管內腔與回收倉融為一室,實現了一次同時噴丸強化加工多根具不同外徑及有長度偏差的定尺鋼管內壁。
3.前置回收倉為固定式,而后置回收倉安裝在可移動的小車上,由此可適應長度不大于12M的不同長度定尺鋼管內壁的噴丸強化加工。
4.后置鋼丸回收艙內和艙外裝有導向輥道,可確保噴槍進入受噴鋼管后始終處于受噴鋼管的中心位置。
5.兩鋼丸回收艙外側均裝有氣動升降機構,其兼具有自動裝料(受噴鋼管)及自動卸料的雙重功能。
6.回收倉上端設有吸塵口,噴丸過程中產生的殘渣和塵埃可經其排出。
7.回收倉內壁和艙內的聚胺脂耐磨軟性板形成迷宮式鋼丸輸出導向通道,其作為長襯墊可使鋼丸噴射速度減緩,噴丸后經回收倉的出丸口全數引入鋼丸回收輸送通道,從而,實現鋼丸的循環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鋼管內壁強化噴丸用鋼丸回收密封裝置的立體外觀圖;
圖2為圖1的前置回收倉主視圖;
圖3是圖1的前置回收倉側視圖;
圖4是圖1的后置回收倉的主視圖;
圖5是圖1的后置回收倉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鋼丸回收密封倉裝置是兼有回收與密封功能的鋼丸回收密封倉裝置,其用于適應工業化生產的小口徑鋼管內壁強化噴丸生產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新亞欣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新亞欣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5500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