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液壓靜力壓樁機的自適應夾樁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53664.4 | 申請日: | 2008-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21084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4-15 |
| 發明(設計)人: | 趙黎明;歐陽烽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黎明 |
| 主分類號: | E02D7/20 | 分類號: | E02D7/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000湖南省長沙***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壓 靜力 壓樁機 自適應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樁基礎施工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液壓靜力壓樁機的夾樁機構。
背景技術:
液壓靜力壓樁機的夾樁機構是壓柱機的關鍵部件,其性能的優劣對壓樁機整體性能的提升及操作的安全性至關重要。在靜壓施工過程中,為確保樁順利壓入,需要的夾樁力是壓樁力的2.5~3倍,隨著壓樁機壓樁能力的不斷提高,以及施工中對預制樁的終壓力不斷提高,要求夾樁器的夾緊力也越來越大,在靜壓施工過程中,夾持器理想的工作狀態是夾持塊和樁的表面100%接觸,使樁受力均勻。而實際上是不可能達到的。因為不管是樁機的生產和樁的生產都達不不到這種程度,再者樁機的工作環境比較惡劣,所以無法達到100%接觸這種理想效果。目前夾樁機的夾持機構,如圖1所示,大多是沿樁4周邊對稱水平布置四個裝在箱體1上的夾樁油缸2和夾持塊3,由于預制樁圓度誤差,夾樁箱體以及夾樁缸、夾持塊等機械加工誤差,導致夾持塊在水平面內不同心,使圖1中樁體4與夾持塊3在a、b、c處為線接觸,減少了樁體與夾持塊的接觸表面積,使得樁體接觸應力增大,尤其是在a、b、c三處受力情況惡劣,易造成破樁,斷樁等現象。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較好的解決現有技術液壓靜力壓樁機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靠、能夠自動調節夾持塊與樁的表面貼合度、避免樁體破損的用于壓樁機的夾樁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液壓靜力壓樁機的自適應夾樁機構,該機構包括夾樁箱體、夾持塊和夾樁液壓油缸。夾持塊與液壓油缸之間采用球面連接,另一端與樁接觸。
本實用新型的夾樁機構,在夾持塊與樁的連接面上,中間有一條與樁軸線方向平行的槽溝。
本實用新型夾樁機構的優點是:首先,由于夾持塊與油缸之間采用球面連接結構,在夾樁的時候,夾樁箱體以及夾樁缸、夾持塊等機械加工誤差,以及預制樁的圓度誤差,都能通過每塊夾持塊自由偏擺來修正,使每塊夾持塊與各自對應樁的弧面中心線重合,確保夾持塊與樁表面的貼合度。其次,由于夾持塊圓弧面的中間有槽型結構,使夾持塊與樁接觸時確保每塊都有兩條“線”接觸,如圖3所示,若無此結構,由于預制樁的圓度誤差,當樁的曲率半徑小于夾持塊的曲率半徑時,樁4與夾持塊3就只有一條“線”(a9)接觸,如圖2所示,所以當夾持塊采用槽型結構時,明顯增加了樁與夾持塊的有效接觸面積,避免或降低樁在施工過程中的破損現象。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夾樁機構夾樁時的俯視圖;
圖2是夾持塊中間不開槽夾樁與樁貼合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夾樁機構夾樁時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結合具體實施例參見附圖進一步說明如下:
液壓靜力壓樁機的自適應夾樁機構,如圖3所示,包括箱體1、夾樁油缸2、夾持塊3、夾持塊一端與樁4接觸,夾持塊3與夾樁油缸2之間采用球面連接結構5,夾持塊3與樁4的接觸面上,中間有一條與樁4軸向方向平行的槽溝6。夾樁時液壓油推動夾樁油缸帶著夾持塊自由偏擺,修正夾樁機構及樁的圓度誤差,自動對中,并通過夾持塊上的槽溝結構,保證樁的周邊至少有8條“線”(a1、a2、a3、a4、a5、a6、a7、a8)接觸,改善壓樁是的抱樁狀況,避免或降低樁身破損,特別是在大噸位樁機及薄臂管樁的施工中有明顯的優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黎明,未經趙黎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5366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壁部防爆的筒形電容器鋁殼
- 下一篇:一種船形江水養魚網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