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物料裁切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046538.6 | 申請日: | 2008-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72228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31 |
| 發明(設計)人: | 葉世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葉世杰 |
| 主分類號: | B26D1/14 | 分類號: | B26D1/14;B26D7/14;B26D7/01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創益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李衛平 |
| 地址: | 523000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物料 裁切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物料裁切機構,主要是用于裁切布匹等面料。
背景技術:
對于布匹、皮革等面料,在加工時,一般會根據要求對面料進行切邊、切斷、分條等加工。隨著工業發展,對上述物料的裁切機構也隨之產生,由此實現機械化生產。然而,現有技術中,對物料裁斷時,物料經由送料輥送到托料板上后,僅有壓料方管垂直下壓物料,而壓料方管下壓時有擠壓物料的作用力,以致物料的裁切部位并非為拉緊之形態,即有松弛,切刀橫向裁切受到壓料方管下壓時擠壓物料的作用力,使得切刀裁切費力,且切割平整度不佳,裁切質量低,效率不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克服上述缺陷的物料裁切機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實現:
物料裁切機構,包括有切刀、送料輥、托料板、壓料方管及一撐料板,撐料板位于壓料方管的出料側,并與壓料方管聯動下壓物料,撐料板有朝物料送出方向外撐的趨勢。
上述技術方案中,撐料板通過數個連接臂鉸鏈連接于壓料方管,且有拉簧朝壓料方管方向拉持撐料板。
所述撐料板的外側面為一外張的斜面,而下底面為內上翹設計,且外側面和下底面之間有圓弧角過渡,由圓弧角撐頂物料。
所述壓料方管由氣缸驅動下壓和上升。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后,有撐料板輔助支撐物料,在物料受到下壓的同時還有被拉緊之狀況,由此使被切割的物料預先被撐緊,切割部位繃緊,從而減少了壓料方管壓下時擠壓物料的力作用在切刀上,切刀切割更省力,切割效率和質量相對提高。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結構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見附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物料裁切機構,包括有切刀1、送料輥2、托料板3、壓料方管4及一撐料板5,撐料板5位于壓料方管4的出料側,并與壓料方管4聯動下壓物料,撐料板5有朝物料送出方向外撐的趨勢。
切刀1為圓形,安裝在一刀軸上,實現橫向移動切割。上下送料輥2配合轉動夾持并輸送物料,托料板3承托物料,以便壓料方管4及撐料板5壓下定位物料,配合切刀1切割物料。
圖1、2所示,撐料板5通過數個連接臂51鉸鏈連接于壓料方管4,且有拉簧52朝壓料方管4方向拉持撐料板5。撐料板5的外側面53為一外張的斜面,而下底面54為內上翹設計,這樣構造的撐料板5本身具有外撐的趨勢,豎直壓下時具有外張的分力;外側面53和下底面54之間有圓弧角55過渡,由圓弧角55撐頂物料。圓弧角55抵壓部低于壓料方管4的抵壓部,以致撐料板5先于壓料方管4壓向物料。
本實施例中,壓料方管4由氣缸6驅動下壓和上升;當氣缸6驅動壓料方管4下壓,則聯動撐料板5一起向下壓物料,這時撐料板5及連接臂51繞鉸接點轉動,拉簧52被拉長,撐料板5把送料輥2到撐料板5之間的這段物料向外撐緊,即使該段物料繃緊,然后由切刀1切割物料。由于被切割的物料預先被撐緊,切割部位繃緊,從而減少了壓料方管4壓下時擠壓物料的力作用在切刀1上,切刀切割更省力,效率高,裁切順暢。
切割完成后,氣缸6復位,則壓料方管4和撐料板5同時上升復位,以備下次下壓。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物料裁切機構在實際加工中還會與裁邊機構和分條機構整合在一起,由此構造出完整的物料裁切機。該物料裁切機是采用先切邊后切斷之加工工序,由此獲得理想的加工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葉世杰,未經葉世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4653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