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勻墨短墨路的印刷色組裝置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820046100.8 | 申請日: | 2008-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98216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2-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歐陽偉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歐陽偉雄 |
| 主分類號: | B41F7/02 | 分類號: | B41F7/02;B41F7/24;B41F3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000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勻墨短墨路 印刷 組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印刷色組裝置,尤指一種帶勻墨短墨路的印刷色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所采用的膠印機通常要經(jīng)過出墨區(qū)、接墨輥區(qū)、展墨輥區(qū)、串墨輥區(qū)、勻墨輥區(qū)、著墨輥區(qū)后才到印版輥區(qū)進行轉印,但各種墨輥在高速運轉的同時表面易產(chǎn)生熱度,油墨乳化增稠,使得印刷出來的效果色彩暗淡,著墨淺薄,蓋色力較差,需反復調(diào)整設備,降低了工作效率。
發(fā)明內(nèi)容
為克服現(xiàn)有膠印機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帶勻墨短墨路的印刷色組裝置,安裝于印刷模座后實現(xiàn)在紙張上通過一次交接紙就能將所需的圖案印出的帶勻墨短墨路的印刷色組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勻墨短墨路的印刷色組裝置,包括橡皮印輥、壓印輥、主動傳齒輪和由版輥、靠版墨輥、靠版墨輥托架、串墨輥、傳墨輥、傳墨凸輪、墨斗輥、墨斗、刮墨刀,濕潤輥、濕潤液漕組成的印刷色組,通過對傳統(tǒng)膠印機墨路的改造,實現(xiàn)了濕潤PS版或凸版印刷或兩者相結合印刷的技術,使得在紙張上通過一次交接紙就能將所需的圖案印出。
本實用新型的印刷裝置解決了現(xiàn)有膠印機印色暗淡、著墨淺薄、蓋色力較差的問題,且表現(xiàn)出來的效果層次分明,色彩豐富,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投資成本和生產(chǎn)成本,操作方便,節(jié)能環(huán)保,極大的提高了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帶勻墨短墨路的印刷色組裝置包括橡皮印輥1、壓印輥19、主動傳齒輪20和由版輥2、靠版墨輥3、靠版墨輥托架4、串墨輥5、傳墨輥6、傳墨凸輪7、墨斗輥8、墨斗9、刮墨刀10,濕潤輥11、濕潤液漕12組成的印刷色組。
使用時,將橡皮印輥1、壓印輥19、主動傳齒輪20和印刷色組安裝于印刷模座21上,根據(jù)所需要印制的圖案,安裝并調(diào)試好橡皮印輥1的位置,再根據(jù)需要安裝與橡皮印輥1相配合的版輥2,在墨斗9中加入所需要印制的顏色的油墨,每種油墨經(jīng)過刮墨刀10傳至與傳墨凸輪7相配合的墨斗輥8上,墨斗輥8再將油墨傳到傳墨輥6上,傳墨輥6再將油墨轉印到與之相配合的串墨輥5上,經(jīng)靠版墨輥托架4緊固著的靠版墨輥3就會順勢將油墨轉印到設置有濕潤液漕12、與濕潤輥11相配合的版輥2上,版輥2最終將油墨轉印在橡皮印輥1上。與此同時,紙張16經(jīng)壓印輥19壓實并由主傳動齒輪20帶動與橡皮印輥1相配合,橡皮印輥1就會在紙張16上通過一次交接紙將所需的圖案印出,通過此裝置,可實現(xiàn)濕潤PS版或凸版印刷或兩者相結合印刷的技術,且表現(xiàn)出來的效果層次分明,色彩豐富,本實用新型可根據(jù)使用情況的不同增加或刪減與橡皮印輥1相配合的印刷色組。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投資成本和生產(chǎn)成本,操作方便,極大的提高了效率。
上述實施例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列舉,并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基于本技術方案所變換的等同效果的結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歐陽偉雄,未經(jīng)歐陽偉雄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4610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水箱的熱交換機構
- 下一篇:爵士鼓的鼓桶的改進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