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反光傘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46093.1 | 申請日: | 2008-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85714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28 |
| 發明(設計)人: | 唐瑞亨 | 申請(專利權)人: | 唐瑞亨 |
| 主分類號: | A45B25/18 | 分類號: | A45B25/18;A45B2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437廣東省中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反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傘具,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安全警示作用的反光傘。
背景技術
傘不僅可以遮陽也可以遮雨,同時傘便于攜帶、易于存放,是家居必備的物品。現在的傘只講究款色多樣性、小巧便攜性以及防紫外性等使用功能,而忽略了傘具的使用安全性。例如在黑夜路行時,行人的速度總是比平常快,光線卻比較弱,如果使用一般的傘具,即易擋住行人的視線,又無任何警示信號,因此過往車輛駕駛員難以察覺持傘行人,此時極易引發交通事故,造成危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了一種具有安全警示作用的反光傘。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反光傘,包括傘面、支撐傘面的傘骨和中棒,傘骨與傘面的結合處設有尾珠,中棒的端部分別設有傘尾及傘頭,所述傘面的外表面附著有第一反光膜,第一反光膜環繞在傘面的外周緣。使得無論來自哪個方向的燈光照射到持傘者,傘面都能發出反射光。
為了增加反光效果,所述尾珠、傘尾或傘頭外周附著有第二反光膜。
為了增加反光效果,所述尾珠、傘尾和傘頭外周附著有第二反光膜。
為了進一步增加反光效果,所述所述傘面附著的第一反光膜,是環繞在靠近傘面底邊的環狀反光條。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在傘面設置第一反光膜,在傘頭、傘尾及尾珠設置第二反光膜的結構,使得持傘者在黑夜燈光條件不理想的環境下,無論遇到來自哪一個方向的車輛,當燈光照到該傘時,傘上的反光膜就會發出具有警示作用的反射光,從而達到警示駕駛員,避免交通事故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反光傘所述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反光傘所述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傘面、1.1第一反光膜、2傘尾、2.1第二反光膜、3尾珠、3.1第二反光膜、4傘頭、4.1第二反光膜、5中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實施例1
參見圖1,實施例1所述的反光傘,包括傘面1、支撐傘面1的傘骨和中棒5,傘骨與傘面1的結合處設有尾珠3,中棒5的端部分別設有傘尾2及傘頭4。所述傘面1的外表面附著有第一反光膜1.1,第一反光膜1.1環繞在傘面1的外周緣。使得無論來自哪個方向的燈光照射到持傘者,傘面1都能發出反射光。為了增加反光效果,所述尾珠3、傘尾2和/或傘頭4外周還附著有第二反光膜3.1、2.1、4.1。試驗證明,上述第一、二反光膜的分布最合理,反光效果最佳。
實施例2
參見圖2,實施例2所述的反光傘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傘面1附著的第一反光膜1.1,是環繞在靠近傘面1底邊的環狀反光條,因此進一步增加反光效果。其他部分與實施例1相同,本例不在贅述。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及2所述的傘面1為透明塑料薄膜時,所述第一反光膜1.1是通過高溫高頻機貼合在傘面1的外周緣。所述第一反光膜1.1還可以是通過在所述傘面1外表面噴涂有條狀反光(粉)漆、熒光(粉)漆等具有來取代貼合的反光膜;或由反光(粉)漆或熒光(粉)漆混在原材料中由模具高溫碑出形型也可達到反光警示效果。
同理,所述采用過高溫高頻機貼合或噴涂反光漆的方法,可用于制作第二反光膜2.1、3.1、4.1。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較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的一種,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進行的通常變化和替換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唐瑞亨,未經唐瑞亨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4609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