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注塑機的鎖模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46006.2 | 申請日: | 2008-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0575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3-11 |
| 發明(設計)人: | 朱俊毅;湯曙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俊毅;湯曙光 |
| 主分類號: | B29C45/67 | 分類號: | B29C45/67 |
| 代理公司: | 汕頭市潮睿專利事務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明華 |
| 地址: | 515041廣東省汕頭市龍湖***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注塑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注塑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注塑機的鎖模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注塑機,其鎖模機構一般有兩種,一種為肘桿式鎖模機構,另一種為液壓直鎖式鎖模機構。肘桿式鎖模機構的缺點是傳動部件多,加工麻煩,容易出現上、下連桿磨損程度不同,使得上、下鎖模不平衡,導致合模注塑過程中出現脹模,導致產品不合格,影響成品的合格率。而液壓直鎖式鎖模機構通常是在哥林柱上安裝液壓油缸,達到鎖模的目的。無論是肘桿式還是液壓直鎖式均必須配置液壓油泵(電動注塑機除外),能耗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提供一種注塑機的鎖模機構,無需配置液壓泵及液壓系統,采用普通氣缸,即可實現理想的鎖模效果,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的注塑機的鎖模機構,包括固定機構、增壓機構,固定機構與增壓機構聯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壓機構包括鎖模架、油缸、鎖模板、鎖模缸板、活塞、增壓氣缸,鎖模缸板浮動聯接在鎖模板上,鎖模缸板與鎖模板連接的端面開有活塞腔,活塞放置在活塞腔中,增壓氣缸固定在鎖模板上,增壓氣缸的增壓桿穿過鎖模板上的通孔、活塞上的通孔、插到鎖模缸板底端,增壓氣缸活塞的橫截面面積大于增壓桿的橫截面面積,活塞的通孔側壁中部開有進油孔,該進油孔通過鎖模缸板的進油腔連接油缸,鎖模板與固定機構相連。
所述鎖模缸板與鎖模板浮動連接,鎖模缸板和鎖模板之間留有間隙。也就是說,鎖模缸板浮動聯接在鎖模板上,鎖模缸板在增壓后的油壓作用下,相對鎖模板做距離較小的移動,達到鎖模的。
為了避免推桿撞到鎖模缸板底端,所述鎖模缸板底端設有便于增壓桿插入的讓位盲孔。
為了便于油進入到活塞朝向活塞腔底面的端面和活塞腔底面之間,所述活塞朝向活塞腔底面的端面開有便于進油的進油坑。
為了避免油的滲漏,所述活塞的內孔設有至少二個密封圈,活塞的外徑處也設有至少二個密封圈。
所述固定機構包括鎖銷氣缸,鎖銷氣缸固定在鎖模架上,鎖銷氣缸的推桿末端連接至少一個鎖銷,鎖模架上設有與鎖銷對應的鎖銷孔,鎖模板上也設有與鎖銷對應的鎖銷孔,鎖銷依次插入鎖模架上的鎖銷孔、鎖模板上的鎖銷孔,這樣就可以將鎖模板固定到鎖模架上。也就是說,在鎖模的過程中,首先,固定機構將鎖模板固定到鎖模架上,然后,增壓機構再開始增壓鎖模。
本實用新型對照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無需配置液壓泵及液壓系統,無需肘桿機構,采用普通氣缸,實現理想的鎖模效果,即降低了設備制造過程中的投入又大幅度降低了能耗。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優選實施例的A-A向剖視圖;
圖3是優選實施例的B-B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本優選實施例中的注塑機的鎖模機構,包括固定機構、增壓機構,固定機構與增壓機構連接,固定機構與增壓機構均設在機架11上。
所述增壓機構包括鎖模架6、油缸14、鎖模板3、鎖模缸板1、活塞2、增壓氣缸8,所述固定機構包括鎖銷氣缸7。鎖模缸板1右側固定連接模具9,鎖模缸板1下端可滑動的設在機架11的滑軌10上,并且驅動機構與鎖模缸板1相連,帶動增壓機構運動。
鎖銷氣缸7固定在鎖模架6上,鎖銷氣缸6的推桿末端通過連桿13連接2個鎖銷5,鎖模架6上設有2個分別與鎖銷5對應的鎖銷孔601,鎖模板3上也設有與鎖銷5對應的鎖銷孔301,鎖銷5依次插入最上面的鎖模板3上鎖銷孔301、位于中間的鎖模架6上的鎖銷孔601、最下面的鎖模板3上的鎖銷孔301,這樣就可以將鎖模板3固定到鎖模架6上,而鎖模架6固定在機架11上。也就是說,在鎖模的過程中,首先,固定機構將鎖模板3固定到鎖模架6上,然后,增壓機構再開始增壓鎖模。
所述鎖模缸板1與鎖模板3浮動連接,鎖模缸板1和鎖模板3之間留有間隙16,鎖模缸板1與鎖模板3連接的端面開有活塞腔,活塞2放置在活塞腔中,活塞2朝向活塞腔底面的端面開有便于進油的進油坑203,增壓氣缸8固定在鎖模板3上,增壓氣缸8的推桿4穿過鎖模板3上的通孔302、活塞2上的通孔202、插入鎖模缸板1底端的讓位盲孔102中,活塞2的通孔202側壁開有進油孔201,該進油孔201依次通過鎖模缸板1的進油腔101和進油管15連接油缸14,活塞2的橫截面面積大于推桿4的橫截面面積。
所述活塞2的通孔202側壁上設有多個密封圈12,活塞2的上下側面也設有多個密封圈12。
下面介紹一下工作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俊毅;湯曙光,未經朱俊毅;湯曙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4600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耐油橡膠零件生產方法
- 下一篇:用于混煉設備的壓料排氣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