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數字微波網管信息傳輸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45474.8 | 申請日: | 2008-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07655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3-11 |
| 發明(設計)人: | 靳寶;朱勤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信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4 | 分類號: | H04L12/24;H04Q7/3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楊曉松 |
| 地址: | 510730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數字 微波 網管 信息 傳輸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數字微波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數字微波網管信息傳輸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通信系統(2G、3G)和寬帶無線接入系統的迅速發展,數字微波傳輸系統也由傳統的長途干線接力通信為主要的應用領域開始轉向以城鄉中短程通信應用為主的領域。
目前所使用的數字微波傳輸設備如圖1所示,該數字微波網管信息傳輸主要依賴于串口方式和以太網方式,且目前外供的網管信息傳輸設備多以E1為主,因此需要配置額外的轉換設備實現以太網與E1的數據交互,且對于每一臺設備必須配備一個以太網到E1的轉換器和一路專用于傳輸網管的設備;當組建較大型網絡時需要大量的額外傳輸設備,而且連接相對較為繁瑣。
綜合目前所使用的數字微波網管信息系統,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所使用的移動通信系統(2G、3G)和寬帶無線接入系統的網格狀(蜂窩狀)布局復雜,在傳輸時會經常的交替使用到微波、光纖等不同的通信傳輸方式;(2)網絡格局經常發生變化,網絡組合方式極為復雜,且在進行傳輸時,會應用到多個不同的制式及不同的通信廠商;(3)傳統的數字微波網管信息傳輸主要依賴于串口方式和以太網方式,需要另外提供網絡信息的傳輸設備。因此,目前的數字微波網管信息傳輸系統的結構復雜,作用效果不好,成本較高,安裝及維護極為不便,遠不能滿足現在技術發展的需要。建立一種結構簡單、作用效果好及成本低的數字微波網管信息傳輸系統便是當務之急。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數字微波網管傳輸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較低、便于安裝和維護的一種數字微波網管信息傳輸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數字微波網管信息傳輸系統,包括TDM(Time?Division?Multiplexing時分復用)發送模塊、TDM(Time?Division?Multiplexing時分復用)接收模塊、監控模塊、網管接口及N個E1接口,所述的監控模塊分別與TDM發送模塊、TDM接收模塊及網管接口相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監控OVER?E1模塊,所述的監控OVER?E1模塊分別與所述的監控模塊、TDM發送模塊、TDM接收模塊及其中的M個E1接口相連,所述的TDM發送模塊及TDM接收模塊均分別與剩余的N—M個E1接口相連,所述的M、N的取值范圍是:1≤M<N。
所述的監控OVER?E1模塊包括E1成幀模塊、E1解幀模塊及監控數據解析模塊,所述的E1成幀模塊及E1解幀模塊均分別與監控數據解析模塊相連,所述的E1成幀模塊還分別與所述的TDM發送模塊及其中的M個E1接口相連,所述的E1解幀模塊既與所述的TDM接收模塊相連,還與同E1成幀模塊相連的M個E1接口相連,所述的監控數據解析模塊與所述的監控模塊相連。
所述的網管接口為以太網接口、串行接口、E1接口、SC/ST接口或USB接口,所述的以太網接口、串行接口、E1接口、SC/ST接口或USB接口均分別與監控模塊相連。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和有益效果:
(1)結構合理、成本較低,本實用新型利用空閑E1通道和合理的網管E1結構來進行網管信息的傳輸,與現有網管傳輸相比結構明顯簡化;
(2)在一個網管E1可容納最多30臺數字微波設備的監控信息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所應用的數字網管傳輸設備為傳統方式的1/30,若采用以太網傳輸方式,則本實用新型可完全節省數字微波網管傳輸設備;
(3)本實用新型可使30臺數字微波設備共用一個網管E1通道,所以本系統結構簡單、安裝操作比較方便,故障率低,容易維護;
(4)本實用新型的作用效果好,在信號的傳輸上有明顯得優勢,可較好地應用于替代現有的產品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數字微波網管信息傳輸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數字微波網管信息2個E1實例傳輸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數字微波網管信息4個E1實例傳輸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數字微波網管信息8個E1實例傳輸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傳輸方式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傳輸方式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信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未經京信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4547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AMOLED的像素測試電路的量測方法
- 下一篇:環衛車LED顯示屏結構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