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微波爐烹調用微壓容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43213.2 | 申請日: | 2008-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47224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錦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格蘭仕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37/01 | 分類號: | A47J37/01;A47J36/20;F24C7/02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粵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唐強熙 |
| 地址: | 528300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波爐 烹調 用微壓 容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波爐,特別是微波爐烹調用微壓容器。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微波爐的應用也得到普及。現有的微波爐具有加熱的功能,其加熱功能是利用微波的高頻運動,使能夠吸收微波的物質發生分子運動而產生摩擦生熱,這種方式是從食品的內部加熱的,跟其他的加熱方式不同。它的優點是加熱比較快,而且加熱也比較均勻。現在的微波爐除了一般的加熱功能,同時具有烹飪功能,能夠把食品搞熟。而現有微波爐專用的容器只是一些可穿透微波的塑料容器和陶瓷用具,它們作用只是盛裝食品,不具有其它的輔助功能,對氣壓沒有任何的影響。中國專利號ZL?200410029763.5中公開一種用于微波爐蒸煮的容器,包括一主體、一蓋子、和一設置在蓋子上的一凹進處內的蓋帽。蓋帽依靠蒸汽壓力在凹進處內的一個有限范圍內可以上下移動,在蓋帽的側壁上、或者凹進處的側壁上形成有凹槽,當蓋帽在蒸汽壓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動時,能使蒸汽放出。根據蒸汽的壓力,蓋子也可相對于容器主體上下移動,當蓋子向上移動時,在蓋子邊與主體接觸的位置上,提供了另一個釋放蒸汽的路徑。該結構復雜,使用效果不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使用安全方便、節能環保、烹調快速的微波爐烹調用微壓容器,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微波爐烹調用微壓容器,包括鍋體和鍋蓋,其結構特征是鍋體與鍋蓋之間設置有卡扣機構,通過密封圈鎖緊扣合,鍋蓋上設置有自動排氣閥。
所述鍋蓋外圈設置有多個凸緣,底面外圍設置有密封圈,頂面設置有一字形手柄,手柄一端或外側對應排氣閥設置有通孔。
所述鍋體頂面設置有U形邊緣,密封圈壓接在內環邊緣頂面與鍋蓋之間,外環邊緣對應鍋蓋的凸緣水平向內設置有多個凸扣與鍋蓋鎖緊扣合。由于鍋體與鍋蓋鎖緊扣合連接,鍋體與鍋蓋之間通過密封圈進行有效密封,當對鍋體內食物加熱時,在鍋體內形成大于常壓的氣壓,使鍋內食物快速熟透。
所述自動排氣閥包括閥體和密封墊,閥體呈倒凸字形的中空筒體,底面與密封墊連接,凸臺貫穿鍋蓋,與鍋蓋通過螺紋或扣位固定連接。閥體底面設置有輻條,密封墊中心向上豎直設置有蘑菇形連接頭,與輻條中心連接。閥體頂部通過螺紋或扣位固定連接有閥蓋,閥蓋側面或頂面設置有與閥體和外界相通的排氣孔。
本實用新型的閥體內部采用中空設計,底部設有密封墊安全排氣裝置,當鍋體內氣壓升高時,鍋體內蒸汽所產生壓力通過閥體排氣裝置從閥蓋頂部排氣孔得到有效釋放。使鍋內氣壓高于常壓但始終小于50KPa,既保證容器內食物能快速熟透,又保證容器能在安全可靠的環境下放心使用。其結構簡單合理、使用安全方便、節能環保、烹調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1和圖2,本微波爐烹調用微壓容器,包括鍋體4、鍋蓋1、密封圈3和自動排氣閥2。自動排氣閥包括閥體7和密封墊8,閥體呈倒凸字形的中空筒體,底面設置有輻條7.1,凸臺外壁設置有扣位7.2,并貫穿鍋蓋1,與鍋蓋通過扣合固定連接;密封墊8中心向上豎直設置有蘑菇形連接頭8.1,與閥體7的輻條7.1中心連接。閥體7頂部還通過螺紋或扣位固定連接有閥蓋6,閥蓋頂面設置有與閥體和外界相通的排氣孔6.1。鍋蓋1外圈設置有多個凸緣1.2,底面外圍設置有截面成C字形或U字形的密封圈3,頂面設置有一字形手柄1.1,手柄一端對應閥體設置有通孔1.3。鍋體4頂面設置有U形邊緣4.2,密封圈3壓接在內環邊緣頂面與鍋蓋1之間,外環邊緣對應鍋蓋的凸緣1.2水平向內設置有多個凸扣4.1與鍋蓋鎖緊扣合。鍋體外壁兩側還設置有把手5。
上述鍋體和鍋蓋由可穿透微波的材料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格蘭仕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格蘭仕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4321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頭孢哌酮鈉與舒巴坦鈉混粉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燃氣表機芯內置傳動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