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功能保健鞋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42694.5 | 申請日: | 2008-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90381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19 |
| 發明(設計)人: | 鄒珍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犀牛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3B7/00 | 分類號: | A43B7/00;A43B7/06;A43B7/32;A43B13/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000廣東省廣州市花都***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功能 保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鞋類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集按摩、減震、透氣于一體的保健鞋。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鞋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人們在行走時,人體的重量都支撐在腳上。據專家統計,一般人每天平均要走6500步,而每天走出一步,腳所承受的壓力是身體的兩倍多,若是以60公斤的體重來計算,每走出一步須承受約承受100公斤的碰撞壓力,如此計算雙腳每天要承受650噸的壓力。人體結構醫學證實,以上壓力所產生的尖銳震蕩令傳往膝關節、腰部、梗錐、大腦及心臟、或整體軀干的傷害。據腳部醫學專家的研究,雙腳本來有一層脂肪層作為天然避震,但又缺乏后天的保養。過勞、過重和環境的影響以致老化,令這個天然避震系統失效。
目前,市面上的鞋,在使用時,足部受力不均勻,行走時間長容易引起足部疲勞,雖然都有按摩柱,但由于按摩柱較硬,對腳底的刺激太強,產生不適感;而且,由于不合理的結構,如果長時間著鞋,容易產生臭氣,致使腳部滋生細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按摩效果好,能減輕足部疲勞,鞋內通氣性好的保健鞋。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主要采用這種技術方案:
一種多功能保健鞋,它包括鞋上部和鞋底,鞋底的上表面設置凹槽,所述腳前掌處的凹槽表面設有凸起的按摩柱,所述按摩柱的中心開設有盲孔,所述腳后跟處的凹槽設有凸柱,該凸柱放置有彈簧,彈簧套接有封蓋。
所述封蓋的表面設置有按摩凸臺。
所述腳后跟處的凹槽的側壁開設有透氣孔。
所述彈簧為圓形、弧形、三角形、方形、多邊形彈簧的一個或兩個以上的組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凹槽表面的按摩柱的中間開設的盲孔,降低了按摩柱的硬度,以產生對腳底進行柔性的按摩;其次,腳后跟處的彈簧,給行走時提供輔助力,并且能起緩沖作用,減少足部疲勞;另外,凹槽側壁的透氣孔,具有通風作用,以抑制細菌繁殖,防止臭氣產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保健鞋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保健鞋的鞋底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保健鞋鞋底的腳后跟部分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最佳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由鞋上部1和鞋底2組成。
如圖2所示,鞋底的上表面設置凹槽3,凹槽3的腳前掌處表面設有凸起的按摩柱4,按摩柱4起到按摩腳底的作用。為了減少按摩柱4的硬度,減輕對腳底的刺激強度,在按摩柱4的中心開設有盲孔5。
如圖3所示,凹槽3的腳后跟處設有凸柱6,凸柱6放置有彈簧7,彈簧套7接有封蓋8。在結構的好處在于,人行走時,彈簧能提供輔助力和減震功能,減輕足部疲勞。封蓋8的表面設置有按摩凸臺9。凹槽3的腳后跟處側壁開設有透氣孔10,給鞋內部帶來新鮮空氣,有利于排出汗液,防止產生臭氣。
盡管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情況下,還可以作出許多形式,這些無實質性的改動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犀牛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廣州犀牛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4269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