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印刷機墨量控制的墨刀進、退傳動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042238.0 | 申請日: | 2008-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61303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24 |
| 發明(設計)人: | 許沖波;居國強;吳賽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科思機電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F31/12 | 分類號: | B41F31/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湯志武 |
| 地址: | 211113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印刷機 控制 墨刀進 傳動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印刷機的墨量自動控制,它包括電子控制和受其控制、驅動的墨刀機械兩部分構成,本申請僅涉及墨刀機械部分即用于印刷機墨量控制的墨刀進、退傳動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的視覺感覺也隨之變得敏感,對所看到的印刷制品和各式各樣的包裝要求完美,這對于印刷技術也是一種考驗,要求印刷的控制精度精細,操作安裝方便。現有的印刷技術的墨量控制一般采用電機直接帶著拼裝式的墨刀做直線進、退運動,調整墨刀頭與汲墨輥之間間隙的大小,實現汲墨輥上墨量的輸出多少。這種結構方式電氣控制部分在墨刀的同一個水平后面,電機輸出軸與墨刀直線進、退運動方向一致,導致整個機器向后位置較長,在印刷機現有的狹窄剩余空間下還占用了印刷人員的操作空間,造成了印刷人員的不方便;還有一種常用的結構是采用電機控制搖桿方式推動墨刀前進后退,這種結構機械加工復雜,機器安裝不方便,造成了現場安裝的緩慢與不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用于印刷機墨量控制的墨刀進、退傳動機構,基于現在平版印刷機的操作空間都比較小的情況,給出了一種優化的結構設計方案,在滿足控制精度的同時也提供了足夠的操作空間。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用于印刷機墨量控制的墨刀進、退傳動機構,通過改變墨刀頭與轉動的汲墨輥之間間隙的大小來達到精確控制墨量,其特征是在電機與墨刀機械之間設置轉向機構,電機輸出軸與墨刀直線進、退運動方向垂直。
所說轉向機構為一對斜齒的錐齒輪嚙合傳動,其主動錐齒輪安裝在電機輸出軸上,被動錐齒輪驅動螺桿旋轉、螺桿的直線位移傳遞給與之聯接的墨刀;
所說轉向機構也可為一對渦輪蝸桿嚙合傳動,其渦輪安裝在電機輸出軸上,蝸桿的直線位移傳遞給與之聯接的墨刀。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及效果:電機與墨刀機械之間設置轉向機構使電機輸出軸與墨刀直線進、退運動方向垂直的結構設計,保證了運動精度的同時節約了后端的空間,使印刷人員更方便進行機器的操作,同時這種結構機械加工不復雜,裝配簡單,模塊式的設計使機器的現場安裝簡單快捷,解決了現有墨量遙控系統存在的普遍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的一個實施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看圖1,在電機1的輸出軸上安裝主動錐齒輪2,帶動裝在螺桿4上的被動錐齒輪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科思機電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科思機電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4223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