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搖擺式過濾出風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41972.5 | 申請日: | 2008-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46851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27 |
| 發明(設計)人: | 薛泉濤;張曉歧;胡文元;陶文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陰市空調除塵設備廠 |
| 主分類號: | F24F13/06 | 分類號: | F24F13/06;F24F13/28 |
| 代理公司: | 江陰市同盛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唐紉蘭 |
| 地址: | 214426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擺式 過濾 出風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過濾出風器。適用于棉、麻,毛、化纖、等織造車間的空調系統。屬于紡織除塵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以往的織造車間的空調系統出風器,存在以下不足:
1、原織造車間在沒有采用大小環境時,風管出風口大多設置在吊頂上,均采用條縫形出風口或擋板式出風口。是在滿足織機設備小環境高濕工藝要求下所設計的。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其出風氣流對周圍環境有影響,造成能源浪費,又對整體環境不利。
2、由于風道中難免有含纖塵的氣流混入管道,因此出風口就要堵塞或纖塵進入布面,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同時對清除廢棉也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能在短距離內把潔凈高濕氣流引到織造設備上的搖擺式過濾出風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搖擺式過濾出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器包括側面板、擴散體、導流板、均流板、過濾網板、風量調節板和端面板,
所述側面板有二板,左右對稱布置,
所述擴散體連接在左右二側面板之間,構成所述出風器的頂部,與所述二板側面板一起構成一個出風器的進風通道,所述擴散體上設置有若干槽口,每槽入口處設有分流板,
所述導流板斜向向前設置在所述進風通道的前部,所述導流板上端與所述擴散體固定連接,下端自由放置,
所述均流板連接在左右二側面板之間,并置于所述進風通道的中間,
所述過濾網板設置在左右二側面板之間,并構成所述進風通道的底部,
所述風量調節板有二板,左右對稱布置,所述風量調節板上端與所述側面板下端轉動連接,所述風量調節板下部前后兩端設置有定位管,
所述端面板有二板,前后對稱封裝在所述風量調節板的前后兩端,與所述風量調節板一起構成所述出風器的出風通道,該端面板下部設置有若干個定位孔,該定位孔與所述風量調節板下部前后兩端的定位管相配合,并用定位銷將二者連接定位。
本實用新型搖擺式過濾出風器,所述過濾網板有多處簧片支撐在底部。可隨意更換。以便清理、拆裝。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帶過濾功能的可調風量及風向形式的出風器。安置在織造設備上面約1M左右。其工作原理是:導流板通過氣流撞擊,促使氣流進入擴散體,在均流板與過濾網板的作用下,隨著風量調節板調整后的角度方向,對準織造設備的織筘處噴射。對織造設備區域(俗稱小環境)單獨送風,在短距離內把機臺所需要的高濕環境引到織機上,使人體區域與織機環境兩分開。滿足織造設備區域的工藝要求,同時不對人體工作區域(俗稱大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實現對大小環境分別送風。
本實用新型對織造車間有著良好的環境效果,起到了凈化空氣與織機工藝上的需求。其使用安全可靠,節電,過濾網板拆裝方便。
綜上,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1、風向可在設定的范圍內調節,外形美觀,無故障。
2、安裝簡單,過濾網板易清洗更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搖擺式過濾出風器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示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面板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B-B剖示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擴散體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的P向視圖。
圖7為圖5的C-C剖示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均流板俯視圖。
圖9為圖8的I放大圖。
圖10為圖8的D-D剖示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的過濾網板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12為圖11的俯視圖。
圖13為圖11的左側視圖。
圖14為本實用新型的風量調節板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15為圖14的E-E剖示圖。
圖16為本實用新型的端面板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17為圖16的左側視圖。
圖18為圖16的展開狀態圖。
圖中:導流板1、擴散體2、均流板3、過濾網板4、風量調節板5、長銷6、擋板7、定位銷8、側面板9、端面板10、送風管11、簧片12;槽口2.1、分流板2.2、定位管5.1、R耳環5.2、定位孔10.1。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2,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搖擺式過濾出風器,主要由側面板9、擴散體2、導流板1、均流板3、過濾網板4、風量調節板5和端面板10組成。所述側面板9(如圖3~4)有二板,左右對稱布置。所述擴散體2(如圖5~7)連接在左右二側面板9之間,構成所述出風器的頂部,與所述二板側面板9一起構成一個出風器的進風通道,所述進風通道設置于織造車間的空調系統的送風管11內。所述擴散體2上設置有若干槽口2.1,每槽入口處設有分流板2.2。所述導流板1斜向向前設置在所述進風通道的前部,所述導流板1上端與所述擴散體2固定連接,下端自由放置,左右兩側用長銷6與所述左右二側面板9固定連接,長銷6起到定位作用。所述均流板3(如圖8~10)連接在左右二側面板9之間,并置于所述進風通道的中間。所述過濾網板4(如圖11~13)設置在左右二側面板9之間,并構成所述進風通道的底部,過濾網板4是由過濾材料附設在多孔加強板內構成,同時有多處簧片12支撐在底部。所述風量調節板5(如圖14~15)有二板,左右對稱布置,所述風量調節板5上端設有R耳環5.2,通過該R耳環5.2與所述側面板9下端轉動連接,所述風量調節板5下部前后兩端設置有定位管5.1。所述風量調節板5是根據織造設備現場安放的位置與風速來調節方向與角度。調節角度在10°~30°。所述端面板10(如圖16~18)有二板,前后對稱封裝在所述風量調節板5的前后兩端,與所述風量調節板5一起構成出風器的出風通道,該端面板10下部設置有若干個定位孔10.1,該定位孔10.1與所述風量調節板5下部前后兩端的定位管5.1相配合,并用定位銷8將二者連接定位。所述定位銷8外端的端面板10上相應位置處設置有擋板7,以擋住定位銷8外端部,以防銷子脫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陰市空調除塵設備廠,未經江陰市空調除塵設備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4197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