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機油收集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41354.0 | 申請日: | 2008-08-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0174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02 |
| 發明(設計)人: | 彭岳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M11/00 | 分類號: | F01M11/00;F01M11/03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蔣光恩 |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機油 收集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發動機的附件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新型的機油收集器。
背景技術
汽車發動機的機油收集器安裝于發動機機油泵吸油口處,其作用是機油泵在吸油時能夠濾除機油中的大顆粒異物,為各運動副提供清潔的機油減少運動副的摩擦損失。目前的機油收集器吸油管折彎較多,不僅增加了支架的數量而且減小了機油壓力的傳遞,造成油壓的損失;另一方面,法蘭面支架與吸油管連處的牢固性能較低;再者除雜結構大多是金屬網和吸油口是連成一體的,而且金屬網網眼比較大,除雜能力不是很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新型機油收集器,其目的是增強法蘭面支架與吸油管連接處的牢固性能,減小機油泵的壓力損失,提高機油的除雜能力。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新型機油收集器,該新型機油收集器包括法蘭面支架、吸油管、上濾罩和下濾罩,法蘭面支架與吸油管配合處設有凸臺上,所述的上濾罩和下濾罩之間設有濾網,所述的吸油管有一處拐彎。
所述的法蘭面支架通過螺栓連接在機油泵上。
所述的濾網鑲在上濾罩內圈折疊部分,下濾罩倒扣在上濾罩上,并罩住濾網。
所述的上濾罩通過一個折彎口徑與吸油管連接,其連接形式一般為釬焊。
所述的濾網是金屬網格結構。
所述的吸油管是由兩段冷拔無縫鋼管制成折彎形狀。
具有上述特殊結構的一種新型機油收集器具有以下優點:
1、縮短了吸油管的長度,吸油管折彎處少,有利于減少油壓損失,同時吸油部分形成一定空腔,可以在吸油時形成一定油壓,也可以起到減小機油泵壓力損失,使吸油盤設計更合理。
2、法蘭面支架上增加了凸臺,增強了法蘭面支架與吸油管之間的連接牢固性。
3、濾網采用整體的金屬網格結構,網眼小而密集,大大增強了機油除雜能力。
4、減少支架,降低了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在發動機油底殼里的裝配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各零部件的分解示意圖。
在圖1-3中,1:法蘭面支架;2:吸油管;3:上濾罩;4:下濾罩;5:凸臺;6:濾網;7:機油泵。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所示是本實用新型在發動機油底殼里的裝配示意圖。由圖1所述可知,油底殼的振動會對使機油產生較大的波動。所以機油收集器的吸油盤直徑比較大,同時吸油盤距離油底殼底面8-15mm,保證發動機在傾斜到工況最大角度時還能吸到油。
由圖2和圖3結合可知,該一種新型機油收集器包括法蘭面支架1、吸油管2、上濾罩3和下濾罩4,法蘭面支架1上與吸油管2配合處設有凸臺5,凸臺5通過兩個螺栓固定在機油泵7上,增加了法蘭面之間1與吸油管2之間連接處的牢固性。吸油管2是由兩段冷拔無縫鋼管制成的一處折彎形狀,吸油管折彎處少,長度短,有利于減少油壓損失,同時吸油部分形成一定空腔,可以在吸油時形成一定油壓,也可以起到減小機油泵壓力損失。上濾罩3通過一個折彎口徑與吸油管2連接,其連接形式為釬焊,金屬網格結構的濾網6鑲在上濾罩3內圈折疊部分,下濾罩4像一個底部穿孔的盆一樣倒扣在上濾罩3上,并罩住濾網6,使三者形成一個空腔,有利于形成一定油壓,濾網6采用整體的金屬網格結構,網眼小而密集,大大增強了機油除雜能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4135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