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反向磁路結構的薄型揚聲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820040285.1 | 申請日: | 2008-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16016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4-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蔣正祥;蔣加星;韓迎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杰夫電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9/02 | 分類號: | H04R9/02;H04R9/04;H04R9/06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192江蘇省無錫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反向 磁路 結構 揚聲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反向磁路結構的薄型揚聲器,是一種適用于平板視頻設備,在基本不改變低頻聲性能的情況下,將揚聲器整體結構進一步薄型化的揚聲器設計方案。
背景技術
現(xiàn)在應用于LCD、PDP等平板型視頻設備的揚聲器,為了使得整個揚聲器單元結構更薄,一般會采用較扁平的揚聲器音盆與音盆。而磁路驅(qū)動部分只能采用傳統(tǒng)的結構,無法將揚聲器結構進一步薄型化。或者,為了實現(xiàn)揚聲器結構的薄型化,只好將磁路驅(qū)動部分的結構改小,這又不可避免的導致?lián)P聲器磁路驅(qū)動能力降低,低頻響應質(zhì)量變差。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反向磁路結構的薄型揚聲器,這種揚聲器磁路結構采用反向設置,在保持磁路驅(qū)動能力不變的前提下,能將揚聲器結構變薄,因此特別適用于LCD、PDP等平板型視頻設備的音頻方案設計。
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設計方案,在盆架上設置磁路驅(qū)動結構,其特征是:在所述磁路驅(qū)動結構中,倒扣的導磁軛的頂部外壁與盆架的頂部相結合,導磁軛的開口朝下,在導磁軛的頂部內(nèi)壁連接磁體,在磁體的下面有磁極芯,在導磁軛的開口端有音圈;在導磁軛與磁體及磁極芯間形成磁間隙;盆架的下部內(nèi)壁分別與帶折環(huán)的音盆和定位支片的邊緣連接,帶折環(huán)的音盆和定位支片的中心孔與音圈連接,使音圈懸浮在磁間隙中。
在盆架的頂部設置有加強筋,所述導磁軛安裝于加強筋上。所述加強筋可以為一根或若干根,主要為保證導磁軛安裝時有足夠的強度,且揚聲器工作時不會產(chǎn)生機振。所述盆架包括一個筒形體,及位于筒形體端部的若干根加強筋。所述加強筋穿過盆架的中心。所述定位支片的斷面呈波浪型。帶折環(huán)音盆的凸面部分指向?qū)Т跑棸济娌糠种赶蚨ㄎ恢T谝羧Φ纳喜坷@有音圈引線,所述音圈引線附著在音圈上,然后向下延伸并附著于帶折環(huán)音盆的凸面上。
在加強筋上設置接線板,音圈引線與編制引出線的一端連接,編制引出線的另一端與接線板相連接。在音圈與帶折環(huán)音盆及定位支片相結合的一端的端部設置防塵罩。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與傳統(tǒng)的導磁軛底部與音盆底部相結合的方式不同,確切的說,導磁軛與傳統(tǒng)結構相比是反向安裝的,因此整個磁路驅(qū)動部分也完全反向設置。而音盆與定位支片,則與傳統(tǒng)結構相似,是正向設置的,使得磁路結構部分完全包容在音盆內(nèi)部,整個揚聲器結構可以大幅降低磁路結構部分、尤其是導磁軛的高度。而磁路驅(qū)動能力基本保持不變,這將對薄型揚聲器的設計極有幫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結構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所述導磁軛2俗稱U鐵,是指縱斷面呈U形的導磁軛,該導磁軛是一種一端帶有底面、另一端敞開的筒體,并且,筒體的側(cè)壁與底面是封閉的。在現(xiàn)有技術中,導磁軛都是開口向上布置的,在本實用新型中,則把開口向下布置,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揚聲器,這種布置方式特別適合于制作薄型的揚聲器。
如圖所示:在盆架1的頂部設置有加強筋13,導磁軛2被設置在加強筋13上,導磁軛2的凹部外壁與加強筋13緊密結合,導磁軛2的凹部內(nèi)壁設置有磁體3,磁體3的上面與導磁軛2的頂部內(nèi)壁緊密結合,磁體3的下面則設置有磁極芯4,磁極芯4與磁體3緊密結合。在導磁軛2的內(nèi)壁與磁體3和磁極芯4之間形成一磁間隙11,音圈5的上端懸浮在磁間隙11中,音圈5的下端伸出導磁軛2,帶折環(huán)的音盆6的邊緣部分與盆架1的內(nèi)壁相結合,帶折環(huán)音盆6的中心部分被音圈5的下端穿透,并與音圈5的下端外壁緊密結合。其中帶折環(huán)音盆6的凸面部分指向?qū)Т跑?,凹面部分指向定位支片7,定位支片7的邊緣部分與盆架1的下部內(nèi)壁相結合,定位支片7的中心部分同樣被音圈5穿透,與音圈5的外壁緊密結合。音圈5的外壁同時與帶折環(huán)音盆6與定位支片7的中心部分緊密結合。在音圈5的上部繞有引線12,音圈引線12附著在音圈5上,并向下延伸到帶折環(huán)音盆6的凸面上,然后音圈引線12延伸附著于帶折環(huán)音盆6的凸面上。編制引出線9的一端與音圈引線12相連接,編制引出線9的另一端與接線板10相連接,接線板10設置在加強筋13的一端。在音圈5與帶折環(huán)音盆6及定位支片7相結合的一端的端部設置防塵罩8。
當在接線板10一端輸入電信號時,電信號通過編制引出線9與音圈引線12,驅(qū)動音圈5在磁間隙11中運動,音圈5在磁間隙11中上下往復運動帶動帶折環(huán)音盆6與定位支片7上下往復運動,從而使揚聲器能夠輻射聲音。
本實用新型的導磁軛2被反向設置在盆架1頂部的加強筋13上,使得揚聲器磁路驅(qū)動結構能夠反向設置,且被包容在盆架1的內(nèi)部,使揚聲器結構更薄,本實用新型不同于磁路結構設置在盆架外部的傳統(tǒng)揚聲器,因此大大降低了整個揚聲器的厚度,且基本保持低頻響應性能不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杰夫電聲有限公司,未經(jīng)無錫杰夫電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40285.1/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