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轎車前縱梁內板有效
申請號: | 200820040147.3 | 申請日: | 2008-06-27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31787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06 |
發明(設計)人: | 任國清;唐程光;李華偉;張朋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62D25/08 | 分類號: | B62D25/08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金惠貞 |
地址: | 230022***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轎車 前縱梁內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轎車部件,確切地說是轎車前縱梁內板。
背景技術
汽車前縱梁是汽車系統中非常關鍵的部件之一,傳統的前縱梁設計,需要另外設計一塊加強板,以保證在吸能區后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在發生正面碰撞時,保證駕駛室內人員生命安全。現有轎車前縱梁結構比較復雜,車身零部件數量多,成本高,安全性差。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轎車前縱梁結構比較復雜,車身零部件數量多,成本高,安全性差的現狀,本實用新型設計出了一種節約原材料、零件數少、生產成本低的轎車前縱梁內板。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改進方案是,轎車前縱梁內板包括前縱梁內板前部和前縱梁內板后部,所述前縱梁內板前部厚度為1.5毫米,前縱梁內板后部厚度為2.0毫米,且前縱梁內板前部和車前縱梁內板后部之間為激光拼焊連接。
所述前縱梁內板前部的長度為249毫米,前縱梁內板后部長度為634毫米。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零件數量的減少,以及隨之而來的生產設備和制造工藝簡化,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整車制造及裝配成本;
2、由于產品的不同,零件在成形前即通過激光焊接工藝焊接在一起,因而提高了產品的精度,大大降低了零部件的制造及裝配公差;通過部件的優化減輕了重量;
3、激光拼焊是把基板的邊部對焊在一起,由于不再需要加強板,也沒有搭接接縫,大大提高了裝配件的抗腐蝕性能;
4、通過對材料厚度以及質量的嚴格篩選,在材料強度和抗沖擊性方面給零部件帶來本質的飛躍,同時改良了結構,在撞擊過程中,可以控制更多的能量得到吸收,從而改良車身部件的抗擊沖撞能力,提高車身的被動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說明。
實施例:
參見圖1和圖2,轎車前縱梁內板包括前縱梁內板前部1和前縱梁內板后部2,所述前縱梁內板前部1厚度為1.5毫米,前縱梁內板后部2厚度為2.0毫米,且前縱梁內板前部1和車前縱梁內板后部2之間為激光拼焊連接。
前縱梁內板前部1的長度為249毫米,前縱梁內板后部2長度為634毫米。
轎車前縱梁內板必須有一定的剛性和吸收能量的作用,并且需要一定的強度,保證在迎面沖擊時前縱梁內板前部1薄鋼板先吸收一定的能量,并且可以緩沖一下,前縱梁內板后部2厚鋼板可以抵抗剩余力量的沖擊,不變形或少量變形而保證人身安全。采用傳統的沖壓成形方法就需要另外設計加強板,而本實用新型采用拼焊技術,可先將兩塊不同厚度的鋼板拼焊成一塊整板,然后沖壓成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4014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輕便節能防盜型軸轉式兩輪車
- 下一篇:洗車機側面大刷橫向運動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