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中開泵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820039653.0 | 申請日: | 2008-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81033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薛繼長;薛璟;程茂勝;陳茂軍;李圣寧;賈麗麗;劉文德;江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萊恩電泵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046 | 分類號: | F04D29/046;F04D29/60;F04D29/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42300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開泵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水泵,具體的說是一種中開泵。
背景技術:
中開泵是指泵殼軸向中開的離心泵,適合輸送各種清潔或帶有微量顆粒的中性或弱腐蝕性液體。中開泵適用于自來水廠、灌溉、排水泵站、電站、工業(yè)供水系統(tǒng)、空調系統(tǒng)、消防系統(tǒng)、船舶工業(yè)、亦適合煉油工業(yè)中作一般性用途,與其它同類型的泵相比較具有壽命長、效率高、結構合理,運行成本低、安裝維修方便等特點,因此在國內市場上發(fā)展速度很快。
中開泵的傳統(tǒng)結構是將軸承裝在軸承體內,用軸承壓蓋在一端將其壓緊,這樣在拆卸軸承時,將一端的軸承壓蓋拆下后,軸承仍無法從反方向將其退出,不利于拆卸。傳統(tǒng)結構中軸承體與泵體是一體的,軸承體安置在泵體的半圓支架支撐上,通過上部半圓軸承體壓蓋將其徑向固定,然后用軸承體壓蓋上的定位螺栓將軸承體軸向位置固定;徑向上屬間隙配合,軸承體容易出現(xiàn)壓不牢,而產生振動。軸向上用定位螺栓定位也由于存在間隙而產生軸向竄動。傳統(tǒng)結構中,軸承體及壓蓋沒有設置卸油裝置,清理廢油時須將軸承體與軸承從軸上拆除。特別是在驅動端,還需將電機及聯(lián)軸器脫開,很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中開泵,其泵軸兩端的軸承體采用通孔結構,其兩側安裝有內、外壓蓋,當軸承損壞時,方便拆卸。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一種中開泵,包括有泵體、泵軸、軸承體,其特征在于:軸承體中間有圓形通孔,圓形通孔內安裝有軸承,所述的泵軸兩端分別裝配于軸承體內的軸承內,軸承體的內、外兩側分別安裝有內、外壓蓋,其中軸承體內側的內壓蓋上有供泵軸穿過的開孔,所述的軸承體固定安裝于泵體上。
所述的內、外壓蓋與軸承體之間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所述的所述的外壓蓋上有一卸油窗口,所述的卸油窗口上安裝有透明窗片。
所述的軸承體下端有半圓形邊沿,所述的半圓形邊沿與泵體側壁之間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
1.軸承體作為一個零件單獨存在,與泵體通過超大半圓邊沿進行軸向與徑向定位連接,具有支撐面積大,支撐穩(wěn)定性好等特點。
2.將軸承裝在軸承體上,采用雙軸承壓蓋將軸承壓緊,拆卸軸承時將軸承體兩端的內、外壓蓋拆除,便于拆卸軸承。
3.軸承壓蓋設有超大卸油窗口,便于將軸承及軸承體內的廢油清除,而不需將軸承體及其內部軸承從軸上拆卸下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2。
一種中開泵,包括有泵體1、泵軸2、軸承體3,軸承體3中間有圓形通孔,圓形通孔內安裝有軸承4,泵軸2兩端分別裝配于軸承體3內的軸承4內,軸承體3的內、外兩側分別安裝有內、外壓蓋5、6,內壓蓋6上有供泵軸2穿過的開孔,軸承體3下端有半圓形邊沿7,半圓形邊沿7與泵體1側壁之間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外壓蓋5上有一卸油窗口,所述的卸油窗口上安裝有透明窗片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萊恩電泵有限公司,未經安徽萊恩電泵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3965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