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連接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038104.1 | 申請日: | 2008-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66722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01 |
| 發明(設計)人: | 廖芳竹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514 | 分類號: | H01R13/514;H01R13/629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16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連接器,尤指一種可容納多個處理器(CPU)的電連接器。
【背景技術】
隨著數字家庭概念的興起,數字化技術是以高性能的計算機為中心,將與家居生活有關的各種子系統(諸如數字電視、數碼相機、手機、mp3播放器,家庭影院,數字家電甚至包括安防系統等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統籌管理。而控制這些設備的核心處理系統就是高性能PC的處理器,這就對處理器的處理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多核處理器的技術特點決定了其主頻不能太高,限制了其在該領域的應用,普通單核處理器也無法滿足數字家庭的計算要求。隨著處理器及其它硬件產品成本及價格的下降,多處理器系統無疑成為了數字家庭的首選。
目前,多處理器系統主要應用于服務器及工作站等需要超強計算處理能力的領域,數字家庭的進一步發展,多處理器應用范圍將取得突破性發展。而作為連接處理器至電路板的連接器來說也同樣需要改進,目前的多處理器連接器主要包括一個基板及若干個電連接器,每個電連接器都是互相獨立的且都可收容一個處理器,然后,將所有電連接器拼接至基板上形成一個多處理器系統,這樣設計,雖可實現既定功能,但操作、制造復雜,且制造成本偏高。
為了避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新的電連接器以彌補其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連接器,其能夠同時收容多個處理器,且制造簡單,成本低廉。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絕緣本體及收容于絕緣本體內的導電端子,其中所述絕緣本體開設有若干個收容處理器的收容槽。
比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電連接器具有如下功效:通過一個絕緣本體開設若干個處理器收容槽,改變了先前先制作多個電連接器,再將多個電連接器組合所造成的高成本及操作復雜的缺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與處理器組合后的立體組合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與處理器的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1包括一個絕緣本體10及設于絕緣本體10底部的接觸端子13,絕緣本體10上設有若干相互獨立的收容槽12,每個收容槽12收容一個處理器(CPU)20。
所述絕緣本體10大致呈矩形結構,其上開設有若干個上端開放的收容槽12,所述收容槽12相互之間形成有分隔壁11,分隔壁11將所述收容槽12相互隔離,每個收容槽12底部貫通設置有端子槽道(未標號),端子槽道內收容有若干接觸端子13(圖示接觸端子布局僅為一種實施方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接觸端子13布局可有多種方式),在每個收容槽道12內側壁上分別設有若干對定位塊14及一個處理器導引塊15,所述定位塊14位于收容槽12之內側壁相交接處。安裝時,只需將處理器20逐一安裝于收容槽12內,且處理器20一側設有的導引槽25將導引塊15對應收容于其內,以防誤插,所述定位塊14將限定處理器20的準確位置,確保接觸端子13與處理器對應的接觸點正確連接。
比較于現有電連接器,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1通過絕緣本體10開設多個收容槽12收容若干個處理器20,改變了先前需制作多個電連接器,再將多個電連接器組合所造成的高成本及操作復雜的缺陷,從而達到節約成本,制造簡單的功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3810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