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纜中間連接接頭的接頭彈性體擴張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034501.1 | 申請日: | 2008-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91754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2-04 |
| 發明(設計)人: | 晏雷;陳曉鳴;陳建國;杭裕保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安靠超高壓電纜附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15/18 | 分類號: | H02G15/18;H01R4/48;H01R13/629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誼專利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侯雁 |
| 地址: | 213333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纜 中間 連接 接頭 彈性體 擴張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壓、超高壓電纜終端附件電纜中間連接接頭的安裝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電纜中間連接接頭的接頭彈性體擴張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66kV及66kV以上電壓等級的高壓、超高壓電力電纜連接系統中,做為電纜終端附件的電纜中間連接接頭是比較薄弱的環節,容易出現故障,其故障率占到整個電纜連接系統的70%以上,電纜中間連接接頭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的穩定性。電纜中間連接接頭的彈性體對電纜的表面提供必需的壓緊力,提高終端整體絕緣水平,因此電纜中間連接接頭的接頭彈性體安裝的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電纜中間接頭的整體質量,因此電纜中間連接接頭的接頭彈性體安裝是十分重要的。目前電纜中間連接接頭的結構(如圖3所示),包括有電纜1’、接頭彈性體2’、屏蔽罩3’、金屬接管4’、電纜導體5’、電纜絕緣體6’,接頭彈性體2’為圓筒狀,電纜包括電纜導體5’、電纜絕緣體6’,兩根電纜接頭相接時,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先將接頭彈性體2’套裝在一根電纜1’的電纜絕緣體6’上,并將接頭彈性體2’拉至露出前端的電纜導體5’,然后將兩根電纜接頭處的電纜導體5’外面套上金屬接管4’并進行壓接,在金屬接管4’外再卡上起屏蔽作用的屏蔽罩3’,最后將接頭彈性體2’拉動至電纜接頭處,直至接頭彈性體2’被拉至電纜接頭的中心位置。這種來回在電纜上拉動接頭彈性體的安裝方式存在著如下缺陷:(1)一般屏蔽罩為兩片半圓形鋁制件組成的分體結構型式,這種分體結構使兩片半圓形鋁制件相接處存在著縫隙,因此接頭彈性體在來回拉動時極易被屏蔽罩劃傷,大大影響電纜連接接頭的質量;(2)接頭彈性體在來回拉動時容易導致電纜絕緣外屏蔽7’的半導電材料被帶至已經去除絕緣外屏蔽7’的電纜絕緣體6’上,通電時容易造成中間連接接頭的損壞,影響電纜連接接頭的穩定性;(3)安裝時工人勞動強度大,操作麻煩,費時費力,安裝時間長。由于現有接頭彈性體的安裝方式存在著上述缺陷,人們提出了安裝的改進設想,提出了一種新的接頭彈性體安裝方式:就是將接頭彈性體先擴張到擴張絕緣管上,這樣在電纜中間連接接頭的接頭彈性體安裝時,直接將擴張的接頭彈性體套裝在一根電纜的電纜絕緣體上,待兩根電纜接頭處的電纜導體外面套上金屬接管進行壓接,并在金屬接管外卡上屏蔽罩后,就能輕松地直接將擴張的接頭彈性體移到電纜接頭的中心位置;然后再將擴張的接頭彈性中的擴張絕緣管拉出,接頭彈性體就會抱緊在電纜中間接頭上。擴張絕緣管的縱向比接頭彈性體長,擴張絕緣管有一部分露出接頭彈性體,這樣有裝夾位置,便于擴張絕緣管從接頭彈性體中拉出。這種新的接頭彈性體安裝方式的設想需要有兩種裝置來完成,一種是將接頭彈性體擴張到擴張絕緣管上的接頭彈性體擴張裝置,一種是在擴張的接頭彈性體安裝到位后,將接頭彈性體中的擴張絕緣管拉出的擴張接頭彈性體拉出裝置。但目前人們還沒有設計出這兩種用于接頭彈性體安裝的專用裝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容易、便于安裝的電纜中間連接接頭的接頭彈性體擴張裝置。
實現上述目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纜中間連接接頭的接頭彈性體擴張裝置,包括液壓泵、液壓缸、擴張絕緣管、導向套、下壓套、鎖緊裝置,液壓泵與液壓缸相連接,液壓缸伸出的活塞桿上依次套有擴張絕緣管、導向套、下壓套,活塞桿的上端設置有鎖緊裝置。
進一步,所述的擴張絕緣管為圓筒狀,擴張絕緣管的內徑大于電纜絕緣體的外徑,擴張絕緣管的縱向長度大于接頭彈性體的縱向長度。
進一步,所述的導向套呈一端大一端小的空心錐臺形狀,大端與擴張絕緣管相接。
進一步,所述的下壓套端面為圓盤形狀。
進一步,所述的鎖緊裝置為鎖緊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安靠超高壓電纜附件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安靠超高壓電纜附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3450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