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發電機通風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032946.6 | 申請日: | 2008-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96465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2-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汽輪電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7/04 | 分類號: | F24F7/04;H02K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湯志武;查俊奎 |
| 地址: | 210037***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電機 通風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發電機的通風結構,尤其是大型發電機的通風結構。
背景技術
對于大型發電機,為了解決通風問題一般在下部設置下進風通道、下出風通道,以對機組進行冷卻。對于大型發電機,如350MW發電機,通風量非常大,僅采用下部進出風的話,發電機寬度將非常寬,大大超過運輸尺寸和重量的限制。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不增加發電機寬度的情況下,提供一種對發電機有效冷卻的通風結構。
該發電機通風結構,包括在發電機的下部的下進風通道、下出風通道,在發電機的一側有與下進風通道相通的側進風通道和與下出風通道相通的側出風通道。由于在發電機的一側增加了側進出風通道,通風面積得到了加大,比原來大了一倍,發電機機座內部風量分配也變的比較均勻,發電機線圈沿經向冷卻均勻,從而提高了發電機的安全性。
最好在發電機的兩側各有與下進風通道相通的側進風通道和與下出風通道相通的側出風通道。采用兩側面均有側進出風通道的通風結構,通風面積得到了加大,比原來大了三倍,這樣發電機端部風速從原來20m/s降低到7-8m/s,發電機機座內部風量分配也變的比較均勻,發電機線圈沿經向冷卻均勻,從而提高了發電機的安全性。總風量也有較大增加。
所述側進風或側出風通道由設置在發電機側部上方的側風罩、發電機側部基礎上的通風孔、發電機側部上方的通風罩構成。最好側風罩內壁設置隔音材料。大型發電機噪音較大,通常會配隔音罩殼。在本實用新型的側風罩內加隔音材料起到隔音罩效果,并且不增加成本。并且由于側風罩可拆卸,發電機檢查維修也將非常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右視圖。
圖3是圖1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3,發電機通風結構,在發電機前后兩端的下部各有一個下進風通道1,在發電機的中間下方有下出風通道2。在發電機的兩側各有與下進風通道相通的兩個側進風通道3和與下出風通道相通的側出風通道4。
所述側進風或側出風通道由設置在發電機側部上方的側風罩5、發電機側部基礎6上的通風孔7、發電機側部下方的通風罩8構成。側風罩5內壁設置隔音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汽輪電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南京汽輪電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3294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現澆砼填充用空心胎體
- 下一篇:風能壓縮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