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喉罩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32425.0 | 申請日: | 2008-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61045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10 |
| 發明(設計)人: | 劉春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春良 |
| 主分類號: | A61M16/04 | 分類號: | A61M16/04;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海鋒 |
| 地址: | 215129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喉罩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建立呼吸通道的喉罩。
背景技術
在治療過程中,當遇到失去知覺的病人或者自主呼吸比較困難的病人時,醫生需要通過建立一條新的呼吸通道以幫助他們呼吸。傳統的方法就是使用氣管插管,氣管插管包括一根細長的導氣管,在導氣管的遠端設置有充氣部,在手術時,導氣管的遠端經病人的口腔插入,經過病人的喉部而進入氣管,定位后,充氣部膨脹以便形成與氣管內壁的密封。在這種密封建立后,即可以在導氣管的近端連接呼吸機從而幫助病人進行呼吸。
雖然這種方法能有效地幫助病人呼吸,但氣管插管還是存在比較大的缺陷。氣管插管的主要缺點就是很難適當地插入氣管內,將氣管插管準確插入氣管內是一個技術要求很高的過程,即使對于非常熟練的業內人士,在操作過程也很難完全保證插入的準確性,因而在實際的醫療過程中,也出現過因為氣管插管插入的不準確或不及時導致病人死亡的情況。除此之外,氣管插管在插入過程中會導致病人劇烈的疼痛,這是由于氣管插管與病人的內部器官之間摩擦導致的。而氣管插管的另一問題就是在插管插入時需要操縱病人的頭和頸,并且還要求病人的頜張開的很大,這些操作對病人的身體也存在比較大的安全隱患。
針對氣管插管的上述不足,出現了一種新的呼吸通道裝置--喉罩。喉罩采用盲插方法經病人咽道插入喉部建立呼吸通道,一般操作者經過短期培訓就能使用,因此在急救場合也非常適用。由于喉罩通氣裝置不需要與氣管敏感的內部通道相接觸,也不需要使用喉鏡,因此病人受刺激的程度大為減輕,而且所建立的呼吸通道的尺寸顯著大于氣管插管所建立的呼吸通道。同時,由于插入時對病人頭、頸等部位操縱動作比較小,對病人的傷害也比較小。由于上述的優勢,喉罩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現有技術中,喉罩主要由氣囊、連接部和導氣管連接構成,連接部一端通過導氣管與氣源接口連接,另一端構成出氣口,通常,由于生理解剖位置的要求,出氣口端面與導氣管的管腔軸線間呈25°~40°的夾角,氣囊以與出氣口端面相同的角度固定連接于所述出氣口的周邊,其內腔與帶有單向閥的充氣管連通,其中,氣囊與連接部在加工過程中分別加工成型,通過粘合劑比如膠水將氣囊與連接部粘合在一起。由于氣囊與連接管分別加工成型,需要分別開模、注塑,導致喉罩的加工成本較高,并且制造工藝比較復雜,同時,由于氣囊與連接管之間是通過粘合連接的,這樣就存在粘合不牢固導致脫落的風險,這在醫療過程中是非常危險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喉罩,通過結構的改進,簡化化作工藝,降低制作成本,并提高使用中的可靠性。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一種喉罩,主要由氣囊、連接部和導氣管連接構成,連接部一端與導氣管固定連接,另一端構成出氣口,氣囊的內腔與帶有單向閥的充氣管連通,所述氣囊為與連接部一體的環形囊狀結構,氣囊背離連接部出氣口的一側由連接部外壁周向延展構成,靠近出氣口的一側與連接部粘合固定連接。
上文中,所述連接部在出氣口端的外壁上設有連接臺階,氣囊對應的內側設有與連接臺階形狀配合的粘合部,所述粘合部與所述連接部上的連接臺階粘合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與氣囊內腔連通的充氣管上近單向閥處設有指示氣囊。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連接部的出氣口端面與導氣管的管腔軸線間呈25°~40°的夾角,所述氣囊平行于所述出氣口端面設置。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導氣管內壁上設有條狀加強凸起。
在醫療操作過程中,首先將沒有充氣的喉罩經病人咽道插入喉部,待喉罩位置插設正確后,通過單向閥從充氣管向氣囊充氣,此時氣囊膨脹,撐開喉道,與喉部內壁接觸密封,形成一個新呼吸通道,連接部一端與導氣管固定連接,另一端構成出氣口,導氣管出口處可以與呼吸機相連接,呼吸機便可以通過導氣管經連接部的出氣口幫助病人進行呼吸。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優點是:
1、由于本實用新型中氣囊為與連接部一體的環形囊狀結構,在制作過程中氣囊與連接部只需要一個模具即可以注塑成型,解決了以往的喉罩制作中氣囊與連接部需要兩個模具分別注塑成型的問題,極大的降低了喉罩的制作成本。
2、由于本實用新型氣囊與連接部位一體結構,有效的避免了以前喉罩中氣囊與連接部通過膠水粘合后產生的在使用中容易脫落的情況,降低了喉罩的脫落風險,提高了安全性。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施例一中喉罩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施例一中氣囊與連接部出氣口側的仰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春良,未經劉春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3242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