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冷卻增濕滾筒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31740.1 | 申請日: | 2008-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61930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1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元松;楊正清;戚松朝;唐衛;唐永順 | 申請(專利權)人: | 建業慶松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17/74 | 分類號: | C01B17/74 |
| 代理公司: | 揚州市錦江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江平 |
| 地址: | 225009***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卻 滾筒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制酸工業中的物料冷卻增濕裝置。
背景技術
冷卻增濕滾筒用于硫鐵礦制酸生產工藝中,現有的硫酸排渣增濕器(專利號:ZL98?2?27725.3),包括有順序相連的冷卻滾筒、增濕器和卸料箱,冷卻滾筒由多段筒體串聯連接組成,相鄰兩筒體之間由凹凸法蘭相連接,用于進料的受料箱間隔設置在冷卻滾筒外;物料從受料箱加入到冷卻滾筒內,冷卻滾筒外周軸向間隔設有滾圈,滾圈下側設有支承托輪,冷卻滾筒的外周還設有齒輪,所述齒輪與驅動機構傳動連接,冷卻滾筒一端設有進料口,另一端將螺旋葉片焊制在中心軸上,插入尾部增濕箱內推動渣塵前移,增濕器殼體外部設有噴水管,增濕器與卸料箱連接,卸料箱底部設有出料口,卸料箱上部設有蒸汽出口管,蒸汽出口管經水膜除塵器與煙囪相連。工作時,采用多點加料的方式,即將沸騰爐排出的爐渣從進料口送入冷卻滾筒內,其余由廢熱鍋爐、旋風除塵器、電收塵器排出的渣塵等由各受料箱加入到冷卻滾筒內,驅動機構帶動冷卻滾筒單向轉動,在冷卻滾筒外部不斷噴淋冷卻水,冷卻滾筒內的高溫物料被不斷冷卻,當物料溫度降至180℃~200℃時,才能進入增濕器內。渣塵在增濕器內加水增濕,增濕過程也是吸熱過程,可進一步降低渣塵溫度,水遇熱后產生一部分水蒸汽,從卸料箱上部出氣口經水膜除塵器除塵后排出;下部排出渣塵增濕要求:水份8~12%、溫度≤80℃,由下一道工序皮帶機運走。其不足之處在于:增濕器殼體固定在鋼架上,依靠內部主軸上的螺旋葉片將渣塵推動前移,葉片在酸性腐蝕作用下,加快了磨損速度,縮短了使用時間,間歇開車影響正常生產,維修量大增加了生產成本;冷卻滾筒和增濕器之間采用套接方式不易密封,容易造成漏料和蒸汽將細塵帶出污染現場操作環境;增濕器內容易集料堵塞,造成出料不均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冷卻增濕滾筒,使其密封良好,出料均勻,不易堵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冷卻增濕滾筒,包括順序相連的為冷卻滾筒、增濕滾筒和卸料箱,冷卻滾筒由多段筒體串聯連接組成,相鄰兩筒體之間由凹凸法蘭相連接,用于進料的受料箱間隔設置在冷卻滾筒外;冷卻滾筒外周軸向間隔設有滾圈,滾圈下側設有支承托輪,冷卻滾筒的外周還設有齒輪,所述齒輪與驅動機構傳動連接,冷卻滾筒一端設有進料口,增濕滾筒內設有增濕噴水管,卸料箱底部設有出料口,卸料箱頂部設有蒸汽出口管,蒸汽出口管經水膜除塵器與煙囪相連;所述增濕滾筒一端與冷卻滾筒固定連接,增濕滾筒的內壁上沿其軸向設有若干排導料板,每排導料板與增濕滾筒的中心軸之間傾角相等,增濕滾筒另一端伸入卸料箱內。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增濕滾筒隨冷卻滾筒一起轉動,物料從冷卻滾筒進入增濕滾筒內進行增濕處理,增濕滾筒轉動時,一方面翻動物料,另一方面導向板將物料滑行前移,磨擦系數很小,渣塵從卸料箱出料口均勻排出。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中冷卻滾筒與增濕滾筒之間固定連接,相互之間密封良好,不會造成漏料或漏蒸汽,導向板及增濕滾筒內不易集料堵塞;本實用新型可用于制酸工業中對爐渣進行冷卻和增濕處理。
為了減少水膜除塵器污水排放造成污染,所述水膜除塵器底部設有污水管,污水管與增濕噴水管相連。使用時,可將水膜除塵器除塵后流至其底部的污水引至增濕滾筒內,直接用于渣塵增濕,可保證污水自吃,無污染物排放。
為進一步避免濕潤的細物料附著在增濕滾筒內壁上,所述增濕滾筒外周設有球式振打。球式振打為已有的一種振動機構,其工作時,可將振動傳遞給增濕滾筒,迫使附著在增濕滾筒內壁上的物料脫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增濕滾筒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B-B向視圖。
其中,1卸料箱,2增濕滾筒,3球式振打,4支承托輪,5筒體,6受料箱,7滾圈,8齒輪,9驅動機構,10凹凸法蘭,11進料口,12水膜除塵器,13煙囪,14污水管,15蒸汽出口管,16增濕噴水管,17出料口,18導料板。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建業慶松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建業慶松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3174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