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閥門轉矩控制電動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31710.0 | 申請日: | 2008-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49120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12 |
| 發明(設計)人: | 朱新發;許懷德;張治國;許學文;程祖飛;何愛美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山市天翔閥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31/04 | 分類號: | F16K31/04;F16K31/53;F16K31/52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蔣光恩 |
| 地址: | 245000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閥門 轉矩 控制 電動 裝置 | ||
1、一種閥門轉矩控制電動裝置,包括電動操作機構(1)、力矩輸出機構(8)及所述的電動裝置的殼體(10),所述的電動操作機構(1)上設蝸桿(3)并與力矩輸出機構(8)上的蝸輪(19)嚙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蝸桿(3)在所述的殼體(2)上為軸向彈力平衡的浮動安裝,所述的電動裝置還設置高精度閥門轉矩控制機構(4)并與蝸桿(3)傳動連接。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閥門轉矩控制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精度閥門轉矩控制機構(4)中設轉矩齒輪軸(11),所述的高精度閥門轉矩控制機構(4)與蝸桿(3)傳動連接是通過轉矩齒輪軸(11)上的齒形與所述的蝸桿(3)上的相應齒形嚙合,所述的轉矩齒輪軸(11)通過凸輪機構與串接在所述的電動裝置的電機驅動電路上的開關連接,形成對所述電機啟停的控制結構。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閥門轉矩控制電動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蝸桿(3)在所述的殼體(2)上軸向彈力平衡的浮動安裝的結構為:所述的蝸桿(3)的軸端套裝一組配對沿口貼合的碟形彈簧(6),所述的碟形彈簧(6)的一端與支承蝸桿(3)的軸承(16)內圈臺階接觸,另一端通過平面軸承與殼體(2)上的端蓋(7)接觸;所述的軸承(16)的外圈固定在殼體(2)上。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閥門轉矩控制電動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轉矩齒輪軸(11)與蝸桿(3)的嚙合結構為:所述的蝸桿(3)上與所述的蝸輪(19)嚙合的蝸桿牙形之外、靠近碟形彈簧(6)的一段設有環形齒條(5),所述的環形齒條(5)與轉矩齒輪軸(11)上的齒形嚙合。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閥門轉矩控制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精度閥門轉矩控制機構(4)設安裝板(10)并固定在所述的殼體(2)上,所述的電動裝置的電機驅動電路上的開關為微動開關(18)并固定在所述的安裝板(10)上,所述的凸輪機構為:在所述的轉矩齒輪軸(11)上與蝸桿(3)嚙合齒形相反的一端,設有凸輪(14)和凸輪調節支架(9),所述的凸輪調節支架(9)將凸輪(14)固定在轉矩齒輪軸(11)上,通過凸輪(14)外廓與所述的微動開關(18)上的微動開關觸頭(15)接觸。
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閥門轉矩控制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輪(14)、凸輪調節支架(9)和微動開關(18)均為兩個,形成兩組控制開關動作的機構,兩個凸輪(14)在轉矩齒輪軸(11)的軸向前后分布,其凸輪外廓形為通過其相反方向的旋轉,控制所述電機電源通斷,且兩個微動開關(18)控制的電路串聯連接。
7、按照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閥門轉矩控制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動開關(18)上設有與其固定連接的開關簧片(17),所述的凸輪(14)轉動時在開關簧片(17)上滑動,所述的凸輪(14)通過開關簧片(17)推動微動開關(18)上的微動開關觸頭(15)。
8、按照權利要求7所述的閥門轉矩控制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輪調節支架(9)上設有指示牌(12)和調節軸(13),所述的指示牌(12)由調節軸(13)通過壓縮彈簧壓在凸輪調節支架(9)上,其表面上設有刻度;所述的調節軸(13)在端面上設指示箭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山市天翔閥門有限公司,未經黃山市天翔閥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3171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感器用鐵氧體磁芯
- 下一篇:拖拉機用自動調控風冷式散熱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