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成像法熒光檢測農藥殘留的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31608.0 | 申請日: | 2008-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73879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15 |
| 發明(設計)人: | 楊偉鋒;洪津;錢瑋;肖衡;李傳寶;汪元均;宋茂新;龔平;孟凡剛;李雙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21/64 | 分類號: | 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0031安徽省合***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成像 熒光 檢測 農藥 殘留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檢測技術,具體是一種利用成像法熒光檢測農藥殘留的裝置。
背景技術
到目前為止,成份的檢測技術有多種,最初的技術大多根據成分的化學性質或結構特點,采用容量和比色分析,這些方法以及后來出現的薄層分析技術,方法簡便、易行,但雜質干擾、靈敏度低等問題不易解決。進入80年代直至現在,普遍采用氣液色譜、高效液相色譜、氣-質聯用色譜等先進儀器分析,特異性好,靈敏度高,但需要專業人員操作,分析周期長,設備昂貴,基層不易推廣,也不利于現場監測。成份的熒光檢測,比如農藥殘留的檢測,采用紫外激發光、試紙,肉眼觀測,或使用光電傳感器測量。這種檢測方法由于個體的主觀性、試劑的不穩定性,成份含量低,熒光強度不穩定帶來試紙背景熒光強度不穩定,這些因素導致檢測結果的隨機性很大,不能有效的判別成份殘留含量超標與否,造成漏檢和誤報。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成像法熒光檢測農藥殘留的裝置,運用了近幾年被廣泛研究的熒光分析原理為基礎,熒光檢測采用面陣CCD探測器檢測背景區域與目標區域的熒光強度,同時獲得目標的幾何形狀,通過圖像處理、輪廓的平滑消除紫外燈、試紙、試劑帶來的不穩定性因素,從而得出目標區域的熒光強度的相對變化,與標準比對,確定農藥殘留的含量,可避免熒光的干擾,提高檢測的靈敏度和準確度。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成像法熒光檢測農藥殘留的裝置,包括有紫外光源,紫外光源后端的光路中安裝有低通濾光片、透鏡、與光軸傾斜45°的分色片,分色片前端反射光路中放置有樣品,分色片后端的樣品熒光反射光路中安裝有放大率為1的二個透鏡組,二個透鏡組之間安裝有光闌,透鏡組的出射光成像于面陣CCD探測器。
所述的成像法熒光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大率為1的二個透鏡組為對稱結構。
本實用新型采用熒光分析法的原理,通過紫外光激發使試紙上特定的農藥成分發出熒光,通過對背景、樣品強度和幾何特性的測量分析來判斷農藥超標與否。
與已有方法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靈敏度高,方法簡便快速,試樣需求量少的特點,在于試劑缺乏穩定性的狀態下,通過相對熒光強度測量,試紙熒光光斑區域與試紙背景的自動識別,從而能快速準確的判斷農藥殘留量的超標與否,可以在相應場合做出現場檢測,并在環境監測領域顯示出獨特的優越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光路結構圖。
圖2是計算機處理試劑熒光成像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一種成像法熒光檢測農藥殘留的裝置,包括有紫外光源9,紫外光源后端的光路中安裝有低通濾光片8、聚光透鏡7、45度傾斜的分色片1,分色片1前端反射光路中放置有樣品,分色片1后端的樣品熒光反射光路中安裝有透鏡組2、3,光闌4,透鏡組5、6,透鏡組5、6的出射光成像于面陣CCD探測器。紫外照明光路和熒光檢測光路共軸,采用45度分色片進行照明光路和熒光檢測光路的分離;紫外照明光路設計形成照明光斑;熒光檢測光路設計形成1:1成像,探測熒光光斑區域,光路設計雜散光小于5%,熒光檢測采用面陣CCD探測器成像。
紫外光源9發出的光經過聚光透鏡7經分色片1反射形成一定大小的光斑照亮樣品,光源處加入低通濾光片8,只透紫外光;照明方式為亮視場照明,保證了足夠光照度和照明均勻性。樣品熒光通過透鏡2、3、光欄4、透鏡5、6,按1:1比例成像于面陣CCD探測器上,系統為全對稱系統,此種系統在垂軸方向度量的像差即垂軸像差左右兩半部等值反號,故全組合成后的這些像差為零。它能消除場曲以外的全部初級像差。
計算機軟件將面陣CCD探測器采集到的圖像通過usb口傳輸到計算機并實時顯示;計算機的圖像處理模塊對采集到的圖像進行處理,從圖像中提取斑狀或圈狀農藥殘留輪廓,將農殘部分對應的圖像的灰度值積分,將此積分值和事先通過試驗確定的閾值進行比較以判斷農藥是否超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316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土壤顆粒組成測定的抽氣裝置
- 下一篇:三層聚乙烯防腐層試件的彎曲變形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