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四通閥門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030225.1 | 申請日: | 2008-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46495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27 |
| 發明(設計)人: | 廖勇;鄧德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利水電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11/02 | 分類號: | F16K11/02;F16K27/00;F16K31/44 |
| 代理公司: | 西安創知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李子安 |
| 地址: | 710016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四通 閥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閥門,特別涉及一種四通閥門。
背景技術
在巖土加固的灌漿作業中,經常因為系統故障或其它原因中止作業,當停止作業時間達到二十分鐘以上時,灌漿管路就很容易被堵塞和打死,從而產生嚴重的蹩泵或爆管路現象,造成設備損壞,影響正常施工作業和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及維修方便,能夠不間斷、高強度地輸送出漿液的四通閥門。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四通閥門,包括設置在閥殼內的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座將閥殼分隔為上閥殼和下閥殼;上閥殼上設置有上進口和上出口,下閥殼上設置有下進口和下出口;與閥座配合設置有閥芯,閥芯通過調節螺桿與手輪連接。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維修方便,減少施工占用場地,節省人力、物力和材料,在不另增設專門制漿站點的情況下,可不間斷持續高強度地輸送出漿液,保證多個灌漿點的用漿量需求,并且可對停用的灌漿管路隨時用清水沖洗,防止管路被堵塞,提高施工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圖2為圖1的右視圖。
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設置在閥殼內的閥座3,所述閥座3將閥殼分隔為上閥殼1和下閥殼2;上閥殼1上設置有上進口4和上出口5,下閥殼2上設置有下進口7和下出口8;與閥座3配合設置有閥芯6,閥芯6通過調節螺桿9與手輪10連接。
所述閥芯6為圓錐形。
所述上進口4與上出口5以及下進口7與下出口8分別設置在兩條軸線上;所述兩條軸線相互垂直。
如圖3所示,所述調節螺桿9設置在帶有內螺紋的螺桿套13內,螺桿套13設置在上閥殼1內。
為方便檢修,所述下閥殼2的底部設置有檢修活門11。
為了防止泄漏,在上閥殼1、調節螺桿9與螺桿套13之間設置有密封圈12。
在檢修活門11與下閥殼2之間設置有密封墊14。
為延長使用壽命,所述閥芯6和閥座3由耐磨硬質合金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下閥殼2上的下進口7和下出口8設置為常通狀態,當調節螺桿9逆時針方向旋轉時,閥芯6與閥座3分離,閥門處于打開狀態。此時位于上、下閥殼上的上進口4、上出口5、下進口7和下出口8可同時通漿、通水;如再配置其它控制閥門,即可同時調控多組系統供漿、供水工作。當調節螺桿順時針方向旋轉時,閥芯6與閥座3結合,關閉,此時,下閥殼上的下進口7和下出口8仍處于連通狀態,上閥殼1上的上進口4與上出口5被閥芯6與閥座3阻斷,漿液只能從下閥殼2內通過。
本實用新型閥芯6和閥座3采用耐磨硬質合金材料制成,并在設計和制作中將閥芯6進行了加長處理,當閥芯6全部關閉后,為便于當關閉閥門時間過長以后能再次打通漿液通道,在閥芯和閥座之間預先預留了一定的空腔位置(合金閥芯預留的進占位置空腔),以便打開閥門后漿液能順利通過下閥殼2的內腔向上閥殼1的內腔供送介質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利水電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水利水電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3022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冷渣機滾筒冷卻器旋轉接頭柔性聯結裝置
- 下一篇:制備氰基丙烯酸酯單體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