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礦井液壓支架立柱中缸與活柱護套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28958.1 | 申請日: | 2008-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02479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3-04 |
| 發明(設計)人: | 賀振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賀振明 |
| 主分類號: | E21D15/50 | 分類號: | E21D15/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9000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礦井 液壓 支架 立柱 護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礦井液壓支架立柱中缸與活柱的防護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液壓支架立柱中缸與活柱的護套。
背景技術
煤礦井下支架是井下安全作業的必要設施,大型礦井目前通用的是液壓支架,操作方便,安全系數高,然而其造價昂貴。由于井下環境的因素,灰塵、煤泥水的污染腐蝕,煤塊的撞擊,使液壓支架立柱中缸與活柱極易受到損傷,輕者立柱中缸與活柱鍍鉻面遭到破壞,嚴重者導致液壓支架立柱出現故障,縮短了使用壽命,不僅影響生產而且大大增加了企業維修和更新費用。因此液壓支架立柱中缸與活柱的維護問題就是企業亟待要解決的難題。截止目前,尚未見到解決此問題的方法或設施,經檢索也未見有此類技術發明。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礦井液壓支架立柱中缸與活柱缺乏防護設施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礦井液壓支架立柱中缸與活柱護套,保護了液壓支架立柱,減少了污染、腐蝕和撞擊的損傷,從而不僅大大降低了維修和更新液壓支架立柱的費用,而且提高了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用布料按照液壓支架立柱中缸與活柱工作時的高度和大于其橫截面圓直徑尺寸裁剪出幾個相應的部分,拼接縫合,中間橫向鑲穿上鋼絲以起支撐作用,成為一個特制的近似于長方形的單片狀物,在其左右兩端邊緣縱向安裝有粘接帶和十字扣。使用時將液壓支架的立柱包圍一圈,扣上扣子,形成一個嚴密的筒狀護套。
本實用新型護套主要由套肩和套體二大部分構成。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布料有阻燃、防靜電和耐腐蝕的特性,如風筒布。套肩和套體是制成一體的,但套肩上端縮小,形成弧扇形。套肩的作用是密封護套上端,以免煤屑等雜物由護套上口進入,二是固定護套,以免墜落。套體是整個護套的主體部分,展開時呈長方形單片狀,左右圍合起來呈圓筒狀。由于布質是軟性的沒有支撐力,為使能更好減緩煤塊等物的撞擊力,在套體內面中間橫向鑲穿多條鋼絲,套體圍合以后,鋼絲的彈力作用便會將套體撐起形成圓筒狀。自套肩到套體,左右兩側邊緣縱向鑲釘有一排十字扣(扣體及扣眼),就象衣服的兩排扣子,但為了彌合扣子之間的縫隙,便自上而下的再安裝一條粘接帶。套體圍合后的圓徑尺寸大于立柱的圓徑尺寸,一是避免套體與中缸與活柱升降時產生磨擦,二是保留一定空間以緩解煤塊等物體對立柱體的撞擊力度。另外,礦井下光線較差,為了使作業人員更容易看清液壓支架立柱的位置和高度,在套體的外面橫向設置多處反光條。
由于支架立柱下部的缸筒(缸座)粗而上部的中缸與活柱細,因此套體也可依照立柱的圓徑的變化將上部相應中缸與活柱的部分圓徑尺寸適當縮小(但套體與中缸與活柱之間任保留適當的空間),在套體的下部便形成一個臺階狀。由于套體上部圓經尺寸縮小,有利于礦井空間的視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B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展開狀態示意圖(外面)。
圖4,為本實用新型展開狀態示意圖(內面)。
圖5,為本實用新型B展開狀態示意圖(外面)。
圖中,1——護套;1-1——套肩;1-2——套體;2——十字扣;
??????3——粘接帶;4——反光條;5——鋼絲;6——立柱體。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賀振明,未經賀振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2895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不可恢復式纜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器
- 下一篇:滑刀式裁紙機的壓紙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