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生物組織血液參數檢測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28081.6 | 申請日: | 2008-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43203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05 |
| 發明(設計)人: | 史儀凱;姚欽;袁小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5/02 | 分類號: | A61B5/02;A61B5/1455;A61B5/026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業大學專利中心 | 代理人: | 黃毅新 |
| 地址: | 710072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物 組織 血液 參數 檢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物組織血液參數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參照圖2。文獻“多功能血流血氧傳感器的研制,蔡克家,崔探星,喬月印,儀器儀表學報,2005,26(1),P71-74”公開了一種多功能血流血氧傳感器,該傳感器采用的660nm和810nm雙光源反射型傳感器設計,由探頭盒和計算機處理系統組成,其中探頭盒包括光源I、光源II、光電探測器I、光電探測器II、電流轉換電路I、電流轉換電路II、開關、差分放大電路,計算機處理系統包括信號處理及接口電路及計算機等組成。傳感器電信號由電纜輸出到計算機主機內的信號處理及接口電路中。測量血流參數時使用單光源雙接收器,采用光源II近紅外光半導體激光器。測量脈搏血氧飽和度時使用雙光源單接收器。測量腦血氧飽和度時使用雙光源雙接收器。開關為手動雙刀雙擲微撥開關,裝于探頭盒側面,用以選擇測量不同的生理參數。計算機總線輸出時序脈沖到光源的輸入端,分別控制光源I和光源II的工作狀態。傳感器通過光電轉換電路I、II將采集的電信號進行I/V變換等初步處理后最終經電纜輸出到信號處理及接口電路上。最后由計算機軟件進行計算并顯示血流或血氧飽和度的動力學圖像。信號處理及接口電路采用板卡的形式插在計算機內的總線擴展槽中,完成通道選擇、信號放大與濾波、函數運算、A/D變換、接收時序脈沖、向總線輸出信號等功能,并最終實現血流參數的檢測。
該傳感器存在如下缺點:信號處理及接口電路采用板卡的形式安裝在計算機中,因此計算機是整個設備的一個組成部分,需要專用的計算機進行信號處理。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板卡接口電路而導致使用不便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生物組織血液參數檢測裝置,其信號處理及接口電路中A/D轉換電路、單片機驅動及控制電路、接口電路的聯合設計,可以適應各種計算機,而且能同時檢測組織血氧飽和度和血流量變化信號,對血氧飽和度和血流量變化對比分析。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生物組織血液參數檢測裝置,包括光源I、光源II、光電探測器I、光電探測器II、差分放大電路和計算機,其特點是還包括前置放大電路I、前置放大電路II,前置放大電路I和前置放大電路II的輸入端分別與光電探測器I和光電探測器II連接,其輸出端接入差分放大電路,差分放大電路的輸出端接入A/D轉換電路,A/D轉換電路輸出端接入單片機驅動及控制電路,光源I和光源II直接與單片機驅動及控制電路電連接,單片機驅動及控制電路的輸出端通過接口電路接入計算機。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信號處理及接口電路中A/D轉換電路、單片機驅動及控制電路、USB通用接口電路的聯合設計,因此,適應各種計算機,而且能同時檢測組織血氧飽和度和血流量變化信號,對血氧飽和度和血流量變化對比分析。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生物組織血液參數檢測裝置的電路框圖。
圖2是背景技術多功能血流血氧傳感器的電路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光源I、光源II、光電探測器I、光電探測器II、前置放大電路I、前置放大電路II、差分放大電路、A/D轉換電路、單片機驅動及控制電路以及接口電路。前置放大電路I和前置放大電路II的輸入端分別與光電探測器I和光電探測器II連接,其輸出端接入差分放大電路,差分放大電路的輸出端接入A/D轉換電路,A/D轉換電路輸出端接入單片機驅動及控制電路,單片機驅動及控制電路通過接口電路接入計算機。接口電路是USB通用接口電路。光源I和光源II直接與單片機驅動及控制電路電連接,單片機驅動及控制電路輪流發出間隔1秒的光源控制信號,通過數據線傳輸,交替驅動光源I和光源II發光,同時該控制脈沖信號進入計算機中,在計算機中作為光源判斷信號。光電探測器I、光電探測器II接收到信號后,分別通過前置放大電路I、前置放大電路II并經差分放大電路放大后由A/D轉換電路變為數字信號,然后由單片機驅動及控制電路處理經接口電路傳至計算機,最后由計算機完成血液微循環參數的顯示及分析工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工業大學,未經西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2808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火山灰磨板機過薄板裝置
- 下一篇:單體液壓支柱底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