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章魚產卵礁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26429.8 | 申請日: | 2008-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30515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06 |
| 發明(設計)人: | 唐衍力;房元勇;趙同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海昊知識產權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中南 |
| 地址: | 266100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章魚 產卵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提供優良的產卵、孵化場所的章魚產卵礁。
背景技術
章魚在我國沿海分布廣泛,北方海域主要有短蛸和長蛸,其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國內外市場廣闊。隨著烏賊類資源的過度利用,章魚已成為我國北方近海主要利用的經濟頭足類之一,因過度捕撈和生態環境的惡化,野生章魚資源減少。章魚生命周期短,生長迅速,是一種很有養殖潛力的經濟品種,目前我國的章魚養殖因苗種完全依賴天然捕撈,尚未形成產業化。研究發現,章魚所產卵為黏著性卵,需要附著于其他附著物上,章魚資源的豐歉又主要取決于其產卵量的多少及成活率的高低。因此,提供作為其卵子附著基的產卵礁,誘集和保障章魚產卵,并使章魚卵得到保育、孵化以及防止敵害,提高仔稚魚的成活率,對增殖和恢復章魚資源是非常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成本低廉、操作簡單便捷的章魚產卵礁,以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為章魚養殖人工孵化育苗提供必須的卵子采集裝置,從而加快章魚的全人工化養殖。
一種章魚產卵礁,其特征是它包括至少一根其上布設有兩個以上小孔的PVC管,且每根PVC管的一端有網片封閉,并且有一條上端帶有浮子的繩索系在PVC管上。
上述由數個一端用網片封閉的PVC管疊加而成的復合礁體最底一層的PVC管灌注厚度少于PVC管半徑的混凝土層作為沉子。
本實用新型采用常見的PVC管,制作簡單,重量較輕,投放后既可隨時取上來觀測附卵效果,也可以為章魚室內人工孵化提供良好的卵子采集器,所用PVC材料不會對海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是一種為章魚提供良好的產卵附著基的產卵礁,其誘集和增殖章魚效果明顯。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的復合礁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的最基本結構的單體礁(單根PVC管)結構示意圖。
其中:1.浮子,2.繩索,3.PVC管,4.小孔,5.混凝土層,6.網片。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本實用新型包括至少一根其上布設有兩個以上小孔4的PVC管3,且每根PVC管3的一端有網片6封閉,并且有一條上端帶有浮子1的繩索2系在PVC管3上。
如圖2,上述由數個一端用網片6封閉的PVC管3疊加而成的復合礁體最底一層的PVC管3灌注厚度少于PVC管半徑的混凝土層5作為沉子。如本實用新型可以由數個尺寸相同、對側開小孔4、一端用網片6封閉的PVC管疊加而成的復合礁體,以及連接于其中上部PVC管3的一條帶有浮子的繩索2;又在復合礁最底一層灌注厚度少于PVC管半徑的混凝土層5作為沉子。同時又可阻止海底淤泥向PVC管3內侵入。為加強誘集效果,實際投放前可于PVC管3中放置適量鮮活牡蠣。
其中小孔4的尺度相宜于章魚鉆穴的大小。這是基于章魚喜好鉆穴的生態學習性,在PVC管3兩側開小孔4既可以誘集章魚進入其中產卵,又可以增加產卵礁內部空間的利用效率,從而起到良好的誘集效果。
如圖3作為本實用新型最基本結構的單體礁,主要包括兩側中部開小孔4的PVC管3,及用于封住PVC管一端的網片6。在PVC管3的一端用網片6封住,不僅可以躲避敵害,也可以為章魚索餌設置陷阱,同時保持產卵礁內通光和水流通暢,為章魚產卵孵化提供良好環境,從而有效地提高章魚產量,達到增殖和恢復章魚資源的目的。
如圖2,為擴大著基面積、發揮多個單體礁的聚集效用,將多個單體礁有序疊加在一起,這樣可以增加復合礁內部空間的利用效率。使用時,為隨時便于收放,需用一根繩索2連接浮子1作為標志物。
顯然,本實用新型可為章魚、烏賊等提供優良的產卵、孵化的場所的產卵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大學,未經中國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2642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