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液壓自動抽油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25821.0 | 申請日: | 2008-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77011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22 |
| 發明(設計)人: | 穆以東;孫樹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樹才 |
| 主分類號: | E21B43/00 | 分類號: | E21B43/00;F16H4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2000山東省聊***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壓 自動 抽油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設備。尤其是抽油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國際國內油田采油用的抽油機都是一種磕頭式抽油機,2003年有人發明一種專利數控直線抽油機。以上兩種抽油機都存在耗材多、笨重、搬遷困難、效率低等缺點。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提高抽油效率(每分鐘抽油次數),耗材(鋼鐵)少、重量輕、易搬遷的液壓自動抽油機。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液壓自動抽油機,由機座、抽油活塞桿、鋼絲繩、上定滑輪、下定滑輪、動滑輪、活塞桿、單向油缸、電液換向閥、液壓站組合構成,單向油缸、液壓站安裝在機座上,電液換向閥裝設在液壓站上面,通過油管連接單向油缸,動滑輪裝設在單向油缸的活塞桿頂端,上定滑輪裝設在井架的頂部,下定滑輪裝設在機座上面,鋼絲繩繞過動滑輪、下定滑輪、上定滑輪,與油井的抽油活塞桿頂端聯接固定。液壓站采用多機多泵結構。動滑輪、上定滑輪、下定滑輪均為雙聯繩輪和雙鋼絲繩結構。由液壓控制單向油缸的起落來帶動油井抽油活塞的抽油動作。應用動滑輪原理,單向油缸頂起動滑輪上升一米、抽油機活塞升高兩米的倍速傳動形式。當液壓站送入液壓油時,單向油缸的活塞桿頂著動滑輪升起,帶動鋼絲繩經過定滑輪改變方向后,提起抽油活塞進行抽油。當電液換向閥換向時,液壓站的油泵卸荷,靠抽油活塞的重力及單向油缸的活塞桿和動滑輪的重力將單向油缸中的液壓油壓回油箱。單向油缸的活塞桿回原位,完成一次抽油動作。電液換向閥再換向時,液壓油再送入單向油缸,活塞桿又頂起動滑輪升起,抽油活塞又進行抽油動作。電液換向閥又再換向,單向油缸的活塞桿又回原位,抽油機就這樣周而復始地完成抽油作業。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抽油效率高,故障率低,只有抽油行程有負荷工作,回程時油泵卸荷,抽油活塞自動回位,抽油次數和每次抽油量都可調節;所用鋼材是原磕頭抽油機的幾分之一,重量輕,拆遷方便,較好地達到了預定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機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上定滑輪(6)的側視圖。
圖中,1-機座,2-油井,3-抽油活塞桿,4-鋼絲繩,5-井架,6-上定滑輪,7-下定滑輪,8-動滑輪,9-活塞桿,10-單向油缸,11-電液換向閥,12-液壓站。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液壓站12采用多機多泵結構。抽油活塞桿3提升的快慢由電機油泵開啟的臺數多少來決定,電機油泵開啟的臺數多,抽油機的活塞升起得快,否則相反。抽油活塞桿3升起的高度即行程的大小,由行程開關來決定,每分鐘的抽油次數及每次抽油的有效行程都是可以調節的。
圖1顯示,各部件都安裝在機座1上,搬遷時可以拆開搬運;圖2表達三個滑輪組都是雙聯繩輪和雙鋼絲繩組成。
本實用新型的動作原理是:在液壓站12上的電機油泵啟動后,由電液換向閥11向單向油缸10內供油,單向油缸10的活塞桿9頂著動滑輪8一起升起,帶動鋼絲繩4繞過上定滑輪6和下定滑輪7拉動抽油活塞桿3進行抽油。當抽油活塞桿3達到規定的行程時,電液換向閥11換向,電機油泵卸荷,單向油缸10中的液壓油在活塞桿9、動滑輪8及抽油活塞桿3的重力作用下,通過油管壓回油箱初始位置,完成一次抽油動作。電液換向閥11再換向,又如此完成第二次抽油動作。這樣往復循環不停地抽油,即可完成自動抽油作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樹才,未經孫樹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2582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工業電風扇安全網
- 下一篇:覆合無榫空芯新型結構門壁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