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深機井救生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24063.0 | 申請日: | 2008-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48976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03 |
| 發明(設計)人: | 楊炳堯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炳堯 |
| 主分類號: | A62B37/00 | 分類號: | A62B3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1900山東省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井 救生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救生裝置,尤其是深機井的救生裝置。
背景技術
在廣大農村地區,田地里會有用于灌溉的深機井。這些深機井附近通常沒有明顯的標示,容易發生人落入井內的事故。由于深機井口徑較小,難以將落井者搶救出來。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深機井救生裝置,以提高搶救落井者的方便性。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深機井救生裝置,它有支架,支架上部的滑輪上的鋼絲繩一端纏繞在纏繞筒上、另一端與多個分繩的上端連接在一起,分繩下端連接在閉鎖環上,閉鎖環套裝在多個弧形板的外面,弧形板上端套裝在支撐環上面、下端鉸接有踏板,踏板與閉鎖環之間連接有拉繩,各弧形板的中部內側安裝有環形彈簧片。
采用上述結構的深機井救生裝置,可將弧形板等送入深井內,將落井者方便地搶救出來。結構簡單、操作容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的示意圖。
圖2表示了本實用新型中的踏板折起后的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和工作原理。
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之深機井救生裝置,它有支架4,支架上部的滑輪2上的鋼絲繩3一端纏繞在纏繞筒12上、另一端與多個分繩31的上端連接在一起,分繩下端連接在閉鎖環7上,閉鎖環套裝在多個弧形板6的外面,弧形板上端套裝在支撐環13上面、下端鉸接有踏板11,踏板與閉鎖環之間連接有拉繩14,各弧形板的中部內側安裝有環形彈簧片9。
支撐環13上面還有繩5。
在所述的支撐環13上面還有手拉繩8。
支架上可有另一滑輪1,鋼絲繩也經過該滑輪。弧形板通過鉸軸10與踏板鉸接在一起。
使用時,將支架安放在深機井的上方。通過繩5將支撐環以下的裝置下送到深機井井筒內,鋼絲繩3隨之下送。當支撐環以下的裝置下沉到適當位置即踏板位于被救者人體下方時,可用力搖動纏繞筒12上的搖把,將鋼絲繩纏繞在纏繞筒上,使鋼絲繩帶動各分繩31拉著閉鎖環沿弧形板上部上移,閉鎖環通過拉繩14帶動各踏板向內、向上折起,最后合攏在一起,將被救者托在各踏板上面,繼續搖動搖把,可將被救者托著拉升到地面,把被救者救出。
當被救者清醒時,被救者可抓住手拉繩8,使身體舒展,支撐環以下的裝置更容易下沉到適當的位置。為避免拉繩影響到被救者,在弧形板內側可有套管15,拉繩從套管內穿過。環形彈簧片向外施力,使各弧形板盡量貼近井筒內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炳堯,未經楊炳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2406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夜光羽毛球
- 下一篇:可用床單搬運病人的擔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