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腰大池持續引流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21727.8 | 申請日: | 2008-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94955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2-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偉民;王有志;劉江州;衣瑛 | 申請(專利權)人: | 威海村松醫用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梁翠榮 |
| 地址: | 264209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腰大池 持續 引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一種腰大池持續引流裝置。
背景技術
我們知道,腦和脊髓的表面包有三層被膜,由外向內依次為硬膜、蛛網膜和軟膜。蛛網膜和軟膜之間的蛛網膜下腔內充滿腦脊液。蛛網膜下腔的腦脊液在第三、四腦室產生,然后經管道流入蛛網膜下腔。腦脊液順脊髓流下,在脊髓管道內返回大腦。腦脊液源于血漿,由脈絡叢內的毛細血管延伸至第三、四腦室頂的血管性軟膜分泌,充滿蛛網膜下腔、脊髓中央管以及整個腦室系統。據腦外科術后顱內壓臨床監護標準介紹,人體的顱內壓(ICP)需要保持在一定數值內,正常ICP為0.667—2Kpa或5—15mmHg,過高或過低則人會感到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意識障礙、生命體征改變,甚至產生腦疝的病變。而人體發生腦外傷或腦內病變時,顱內會積血或積液,常伴有顱內壓偏離正常,此時必須通過外科手術進行顱腦外或病灶外引流,以緩解癥狀、降低顱內壓、進行治療。腰椎穿刺術常用于檢查腦脊液的性質,對診斷腦血管病、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病變、顱腦手術后、顱腦外傷、脊髓病變等疾病有重要意義。有時也可用于鞘內注射藥物,以及測定顱內壓力和了解蛛網膜下腔是否阻塞。采用腰大池引流能有效地緩解顱內高壓,減輕重型顱腦損傷急性期惡性病理發展。腰大池引流時,椎管內置管很細,滴速很慢(控制在5~10ml/h),也使枕骨大孔疝機會減少。根據帕斯卡定律,當腦室腦池系統與脊髓蛛網膜下腔尚相通時,腰大池壓力與顱內壓均衡增高,這種壓力均衡的情況下不易形成腦疝。
目前國內神經外科治療腦積液、腦出血疾病采用的器械缺乏系統規范,外引流裝置多由懸掛裝置、滴斗、儲液袋、調壓器、引流管等組成。上述引流裝置結構復雜,制造煩瑣,高度調節不方便。傳統的腰椎穿刺采用硬膜外導管,這種導管遠細于Tuohy穿刺針在硬脊膜上的戳洞,腦脊液易外滲,且管腔易堵塞,既影響對引流量的判斷,又易引起感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構造合理,加工制造容易,操作使用方便,引流計量準確,不會出現液體回流的腰大池持續引流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腰大池持續引流裝置,包括穿刺引流組件、導管、集液袋,其特征是:穿刺引流組件由穿刺針、導引鋼絲、引流導管、內襯導管、魯爾轉換接頭組成,引流導管在導引鋼絲的導引下置入,內襯導管位于引流導管管腔中,魯爾轉換接頭一端與引流導管末端連接,另一端與導管上的圓錐接頭連接,集液袋通過導管與引流導管連通,集液袋下部設有排液口圓錐接頭和止液夾。
本實用新型所說的導管上連接有三通閥。
本實用新型所說的內襯導管管壁中設有彈簧鋼絲。
本實用新型所說的集液袋上設有計量刻度,上部設有防逆流裝置。
本實用新型引流導管管腔中設有內襯導管,集液袋通過導管直接與引流導管連通,在可懸掛在可調高度的支架上。對照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引流導管管徑與穿刺針戳洞相吻合,避免了腦脊液(CSF)滲漏,引流導管管腔中設有內帶彈簧鋼絲的內襯導管,耐彎折,保證了管腔通暢。通過集液袋的懸掛高度可調控患者顱內壓。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減少臨床感染機率,可隨時準確的反映引流的液體量,使用安全方便,適合患者臥床、翻身等情況。適于做無毒無菌的一次性使用的腰大池持續引流裝置。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穿刺引流組件分解示意圖。
圖中1.穿刺針,2.引流導管刻度,3.引流導管,4.導引鋼絲,5.內襯導管,6.魯爾轉換接頭,7.圓錐接頭,8.導管,9.三通閥,10.圓錐接頭,11.掛環,12.防逆流裝置,13.空氣過濾裝置,14.集液袋,15.刻度標尺,16.止液夾,17.排液口圓錐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從圖1中可看出,一種腰大池持續引流裝置,包括穿刺引流組件、導管8、集液袋14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威海村松醫用制品有限公司,未經威海村松醫用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2172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