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醫用配藥針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20749.2 | 申請日: | 2008-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92502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2-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炳玉;崔玉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炳玉 |
| 主分類號: | A61M5/162 | 分類號: | A61M5/162;A61M5/158;A61M5/32;A61J3/00 |
| 代理公司: | 濰坊正信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紀辰 |
| 地址: | 262500山東省濰坊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醫用 配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醫用配藥針。
背景技術
臨床上,溶藥、配藥時廣泛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而注射器從液體瓶和粉劑瓶內吸取和注入藥液時,因內外壓力不平衡,需要反復的置換氣體和藥液,在配藥時,需要抽走藥瓶中的空氣,才能注入稀釋溶解藥粉用的注射用水或稀釋劑,待藥物溶解后,抽取藥液時又要先注入適量的空氣才能將藥瓶內的藥液全部抽完,如果使用同一注射器,需要多次的插入和抽出,如果一次性注入空氣不夠,使瓶內藥液抽取不干凈,實際減少了注射藥量,不僅造成了污染和浪費,而且達不到應有的治療效果,多次的插入也增加了配藥時間,而且容易污染藥液,并隨藥液進入人體,可能導致血管堵塞等,給患者的健康帶來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快速配藥,同時不易污染藥液的醫用配藥針。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醫用配藥針,包括針頭和針座,所述針頭的內部設有一隔膜,所述隔膜將所述針頭的內腔分隔為吸藥空腔和抽氣空腔,所述針頭的下部外壁上設有與所述吸藥空腔相連通的吸藥孔,所述針頭的上部外壁上設有與所述抽氣空腔相連通的若干抽氣孔。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針座內設有濾膜。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醫用配藥針,包括針頭和針座,所述針頭的內部設有一隔膜,所述隔膜將所述針頭的內腔分隔為吸藥空腔和抽氣空腔,所述針頭的下部外壁上設有與所述吸藥空腔相連通的吸藥孔,所述針頭的上部外壁上設有與所述抽氣空腔相連通的若干抽氣孔;通過將抽氣和吸藥設置在同一針頭上,可以減少插入瓶內的次數,這樣可以防止因插入使瓶蓋上的橡膠等不溶性微粒落入藥液內,減少了對藥液的污染,先對藥液瓶內的空氣進行抽氣,然后抽出至使抽氣孔露出藥液瓶,將空氣排出,然后再通過吸藥孔進行抽取藥液進行配藥,通過一次性的插入,就可以完成配藥,而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醫用配藥針,包括針頭1和針座2,所述針頭1的內部設有一隔膜3,所述隔膜3將所述針頭1的內腔分隔為吸藥空腔11和抽氣空腔12,所述針頭1的下部外壁上設有與所述吸藥空腔11相連通的吸藥孔4,所述針頭1的上部外壁上設有與所述抽氣空腔12相連通的若干抽氣孔5,所述針座2內設有濾膜6。
在使用時,通過隔膜3將針頭1分為兩個空腔,將針頭1插入所需要配藥的藥瓶內,使與所述抽氣空腔12相連通的若干抽氣孔5處于藥瓶內部,先通過抽氣空腔12先將藥瓶內的空氣抽掉,然后將針頭1向外拔出,使與所述抽氣空腔12相連通的若干抽氣孔5處于藥瓶的外部,將抽取的空氣放出,然后再插入,利用針頭1的下部外壁上設有與所述吸藥空腔11相連通的吸藥孔4抽取藥瓶內的藥液,由于吸藥孔4位于針頭1的外壁上,而且通過針座2內設有的濾膜6,防止了藥液的污染,針頭1在插入時不會連帶瓶塞上的橡膠等抽入注射器內,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以一次性插入,減少藥液浪費,提高了效率,減輕了醫護人員的負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炳玉,未經劉炳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2074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