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向電磁離合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20643.2 | 申請日: | 2008-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73256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31 |
| 發明(設計)人: | 葛兆斌;孫潔;劉昆;李倩;高洪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16D27/112 | 分類號: | F16D27/112;F16D27/12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立曉 |
| 地址: | 250014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向 電磁離合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離合器,具體地說是一種雙向電磁離合器。
背景技術
目前專門的雙向電磁離合器只在紡織機械中使用,其體積很大,質量很重。而在其它領域需要使用雙向電磁離合器的場合,基本上是采用兩個電磁離合器背對背聯接使用,實際上是控制兩個電磁離合器。在現有的全自動控制的小型和微型機械結構(如機器人等)中,多采用一個電機控制一個動作(自由度),這對于多自由度機構而言,意味著需要較多的電機;而所用的電機由于要求較高,價格也往往較高,在產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較大,較多的使用電機使產品成本上升,降低市場競爭力。使用雙向電磁離合器可以在一定的場合取代部分電機,從而使產品結構重量輕、能耗小、結構簡單、控制方便、易于攜帶或搬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雙向電磁離合器,解決現有技術離合器存在的結構復雜、成本高、能耗大、不易攜帶搬運、不好控制操作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向電磁離合器,其結構包括主動盤、左右從動盤、傳動軸、磁軛、線圈;所述的主動盤同其左右兩側的左右從動盤一起套于同一傳動軸上,所述的磁軛和線圈相互固定連接后安裝于左從動盤內并通過軸承與從動盤相對轉動。
所述的左右從動盤通過左右從動盤軸承套于傳動軸上,所述的主動盤通過鍵與傳動軸相聯接,所述的主動盤和左右從動盤通過螺栓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主動盤和左右從動盤上均設置有摩擦片。
所述的傳動軸上設置帶有彈簧底座的彈簧,所述的彈簧置于主動盤和左從動盤軸承之間。
在線圈和主動盤之間的左從動盤的對應位置設置有隔磁環。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雙向電磁離合器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雙向電磁離合器,結構簡單、無滑環、節電,零件數量少,易于加工,而且操作和控制方便,可廣泛應用于全自動控制的小型和微型機械結構。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附圖為一種雙向電磁離合器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軸承;2、左從動盤;3、磁軛;4、線圈;5、左從動盤軸承;6、隔磁環;7、摩擦片;8、主動盤;9、右從動盤;10、彈簧底座;11、彈簧;12、鍵;13、傳動軸。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附圖所示,一種雙向電磁離合器,磁軛3和線圈4固定安裝;左從動盤2通過軸承1和左從動盤軸承5與負載和傳動軸13聯接,可自由轉動。隔磁環6防止磁短路,左從動盤2、右從動盤9和主動盤(銜鐵)8上都帶有摩擦片7,主動盤8通過鍵12與傳動軸13相聯接,圓片彈簧11安裝在彈簧底座10上,一起套在傳動軸13上。
上述的電磁線圈4在不通電、常態(即失電狀態,節能)時,在圓片彈簧11的作用下,主動盤8被壓在右從動盤9上,由于摩擦片的作用,二者一起運動。此時動力由傳動軸13經鍵12、主動盤8和右從動盤9傳入右從動盤9聯接的負載上。
上述的電磁線圈4在通電(即得電狀態)后,電磁力吸引主動盤(銜鐵)8向左移動,克服圓片彈簧11的阻力,與左從動盤2接合在一起,二者一起轉動。此時動力由傳動軸13經鍵12、主動盤8和左從動盤2傳入左從動盤2聯接的負載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未經山東省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2064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的燒結方法
- 下一篇:太陽光能加熱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