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次性人工負壓吸引包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20387.7 | 申請日: | 2008-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75381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晶;李志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晶;李志玲 |
| 主分類號: | A61B19/02 | 分類號: | A61B19/02;A61F17/00;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7500山東省棗莊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次性 人工 吸引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一次性人工負壓吸引包。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人口的老齡化、疾病譜的改變以及生活節奏與壓力的加快、加大,急重癥病人迅速增多,人們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急救需求也在逐年上升。據全國統計,全國一年“120”約需出動270萬次,平均每天出動7500次。院前急救覆蓋了交通事故、家庭急救、集體中毒、災難救護等所有突發事件,包括:對呼救傷病人,如心肌梗塞、窒息、出血、昏迷、外傷等;對各類災難遇難者,如水災、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及戰場救護等;特殊任務的救護值班,如大型會議、重要會議、比賽等。現代急救醫學的時間觀向人們提示:猝死病人搶救的最佳時間是4min,嚴重創傷搶救的黃金時間是30min。德林卡曲線圖描繪了呼吸停止至開始人工呼吸的時間,與挽回生命率之間的關系,由圖可見:呼吸停止2min內進行人工呼吸,生命確保率將近90%,3min后75%,4min后50%,5min后25%,時間拖得愈長,生命確保率愈低,8min后生命確保率幾乎為“0”。盡管院前急救是暫時的、應急的但對危重病而言,倘若沒有院前急救過程中的急救措施和所爭取的分分秒秒,醫院內設備再好,醫生的技術再高,有時也難挽回病人生命。可見院前急救的重要性。在醫院內同樣存在現場急救的問題,在二級以上的醫院,除急診科、ICU、手術室、病房在心跳呼吸驟停病人的搶救中,搶救器械齊全,人員技術具有優勢。而在輔助科室,或病人在做特殊檢查及其途中病人出現意外,只能借助簡易急救器械緊急搶救。在基層醫院更是如此。
呼吸和循環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對心跳呼吸驟停者人工呼吸前首要步驟是開放氣道,保持氣道通暢,去除病人口鼻腔分泌物、污物、誤吸入氣道嘔吐物,目前只有在醫院才有墻壁中心負壓吸引和電動吸引器,搶救現場受到限制,在院外更缺乏負壓吸引裝置,故難以保持病人的氣道通暢。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用方便安全的一次性人工負壓吸引包。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一次性人工負壓吸引包,其特點是該一次性人工負壓吸包,其中包括無菌負壓吸引包,無菌負壓吸引包內放有壓舌板、開口器、無菌塑料手套、紙巾、吸痰器,吸痰器其中包括吸痰管、安全瓶、吸引管,安全瓶上帶有瓶蓋并與之相對密封連接,瓶蓋內側壁上安裝有一層過濾網,吸引管與過濾網上方的安全瓶瓶體空腔相通,吸痰管與過濾網下方的安全瓶瓶體空腔相通。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應用于各種環境下各種原因造成的窒息、誤吸、痰堵、嬰兒羊水吸入,痰培養標本的采集等,使用方便安全,由于增加了帶過濾網的安全瓶,戴無菌手套,避免了交叉感染的發生。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各年齡階段吸痰管可用不同的型號。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家庭急救和診所、不同規模的醫療單位、院外現場救護、轉運病人等急救時保持呼吸道通暢。也可用于吸引氣道分泌物采集培養標本,還可用于產房新生兒的羊水吸入,以及家庭護理中病人的誤吸和痰阻等。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可先將吸痰管插入病人鼻腔和(或)口腔中,通過吸痰管把病人口、鼻腔中的分泌物經過吸痰管吸引到安全瓶中,壓舌板用于打開病人的口腔,開口器用于打開昏迷病人的口腔,紙巾用于擦拭病人口、鼻外的分泌物。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種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吸痰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晶;李志玲,未經李晶;李志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2038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硫辛酸生產中的冷凝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斷路器的簡易操作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