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防垢抽油泵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019907.2 | 申請日: | 2008-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70171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萬泉;顧紅英;孫玉華;于同印 | 申請(專利權)人: | 白霞 |
| 主分類號: | F04B53/00 | 分類號: | F04B53/00;F04B49/10;F04B47/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7051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抽油泵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油田抽油用的設備,是一種抽油泵,特別是一種防垢抽油泵。
二、背景技術
由于有的抽油井含水高,礦化度高,油井結垢嚴重,普通抽油泵在生產過程中泵筒兩端均有部分不與柱塞接觸而結垢,現有的長柱塞短泵筒抽油泵也是在生產過程中柱塞兩端均有部分不與泵筒接觸而結垢,造成不能碰泵、卡泵,嚴重影響油井生產。
三、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防垢抽油泵,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柱塞全段和泵筒全段始終有相對運動,柱塞、泵筒表面不會結垢,延長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由泵筒、柱塞、聯接管、出油閥、進油閥組成,出油閥安裝在柱塞上,泵筒、聯接管、進油閥依次聯接,柱塞與泵筒有配合,聯接管長度大于0.3m,泵筒、柱塞長度配比滿足以下要求:碰泵時,柱塞上端處于泵筒內,提完防沖距后,抽油時的下始點柱塞上端仍然處于泵筒內,但高于碰泵狀態,此時柱塞下端處于泵筒之下,抽油時的上始點時,柱塞上端高于泵筒上端,柱塞下端進入泵筒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抽油過程中,柱塞全段和泵筒全段始終有相對運動,柱塞、泵筒表面不會結垢,延長使用壽命。
四、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碰泵時的示意圖。此時,柱塞2上端處于泵筒1內。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完防沖距后工作時下始點的示意圖。此時,柱塞2上端仍然處于泵筒1內,但高于圖1的碰泵狀態,柱塞2下端處于泵筒1之下。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工作時上始點的示意圖。此時,柱塞2上端高于泵筒1上端,柱塞2下端進入泵筒1內。
五、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說明。
由泵筒1、柱塞2、聯接管3、出油閥4、進油閥5組成,出油閥4安裝在柱塞2上,泵筒1、聯接管3、進油閥5依次聯接,柱塞2與泵筒1有配合,聯接管3長度大于0.4m,泵筒1、柱塞2長度配比滿足以下要求:碰泵時,柱塞2上端處于泵筒1內,如圖1所示。提完防沖距后,抽油時的下始點柱塞2上端仍然處于泵筒1內,但高于碰泵狀態,此時柱塞2下端處于泵筒1之下,如圖2所示。抽油時的上始點時,柱塞2上端高于泵筒1上端,柱塞2下端進入泵筒1內,如圖3所示。
以4.2m沖程的防垢抽油泵為例,聯接管3的長度設為2.5m,泵筒1的長度為3.2m,柱塞2的長度為4.2m,則碰泵時,柱塞2上端處于泵筒1上端之下1.5m,如提完防沖距后防沖距為0.3m,則柱塞2上端處于泵筒1上端之下1.2m,柱塞2下端在泵筒1下端之下2.2m,抽油時的上始點時,柱塞2上端處于泵筒1上端之上3m,柱塞2下端在泵筒1下端之上2m,可以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其它沖程的抽油泵可以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確定泵筒、柱塞、聯接管的長度。
出油閥4可以安裝在柱塞2的下端,也可以上下端各安裝一套。安裝在下端時可以安裝兩套。
碰泵狀態就是柱塞2總成下部與進油閥5接觸狀態。提完防沖距后就是柱塞2、抽油柱柱處于自由狀態時的最下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白霞,未經白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1990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