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肢體傷口護罩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18350.0 | 申請日: | 2008-0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75394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玉香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玉香 |
| 主分類號: | A61F5/00 | 分類號: | A61F5/00;A61G7/07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7145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肢體 傷口 護罩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用品,尤其涉及一種肢體傷口護罩。
背景技術
長期以來在臨床上對于燒傷、燙傷、手術后及其他外傷致身體有傷口的病人,覆蓋被服時將有諸多不便,如傷口敷料有滲血、滲液、分泌物時,很容易將床單、被褥浸濕,潮濕的被褥會使病人感覺不適,且不潔被褥上的病原微生物會滋生繁殖,并通過被浸濕的敷料進入傷口導致感染;蓋被直接壓在傷肢上,在移動肢體時還會因傷處被蓋被摩擦牽拉而疼痛,或因無力克服蓋被的重力,移動困難而感不適;有時傷處還會因不小心被它物碰觸導致疼痛或加重病情。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使用方便,對傷口有保護作用的肢體傷口護罩。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肢體傷口護罩,其特征是,包括底板、罩篷,罩篷為弓形,罩篷的兩個底邊上分別設計有底板架,底板架與罩篷為一整體,底板架向內開有前后的水平通槽,底板的左、右兩邊位于底板架的水平通槽內,底板與底板架前后滑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效果是:
1、肢體傷口護罩能保護受傷部位不被它物碰觸導致疼痛,使病人有安全感。
2、用于敷料有滲出的病人,能防止滲出物浸濕被服,保持被褥潔凈干燥,避免潮濕導致病人不適,并防止和減少傷口感染。
3、有肢體傷口護罩的支撐,避免了被子直接壓在傷肢上,能防止肢體移動時傷處與被子摩擦、牽拉而致疼痛、敷料脫落等情況發生。肢體在護罩內有一定的活動空間,移動時避免蓋被的重力,減輕了疲勞不適感。
4、肢體傷口護罩更適用于需暴露的創面,如燒傷創面,可在底板和罩篷上鋪上無菌敷料,使局部形成一相對無菌區域,既能保持局部良好的透氣性,又能保持傷面不被污染,且不影響使用蓋被保暖。
5、此肢體傷口護罩還可用于肢體的輸液部位,能保護針頭不被被子擦觸致痛或使針頭脫出等現象出現。
6、為減輕所輸液體過涼或局部需要保暖時,還可將熱水帶、瓶等置于外側保暖,能有效防止熱水袋、瓶直接接觸皮膚致燙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一種肢體傷口護罩,如圖1所示,包括底板2、罩篷3,罩篷3為弓形,罩篷的兩個底邊上分別設計有底板架1,底板架1與罩篷為一整體,底板架1向內開有前后的水平通槽,底板2的左、右兩邊位于底板架的水平通槽內,底板2與底板架1前后滑動連接;避免因拉動蓋被時致護罩翻倒或移位而碰觸傷處。水平通槽為U型槽;罩篷3上開有通孔;罩篷3為網狀;罩篷3為透明塑料;透過護罩的網眼或篩孔及護罩兩端可直接觀察局部情況,必要時也可打開護罩觀察。底板2和罩篷3的邊倒有圓角,避免造成局部皮膚硌傷或不適。該護罩美觀大方、制作簡單、價格低廉,使用操作方便,易于清洗消毒,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制做時,可將肢體傷口護罩制作成大、中、小不同型號以供不同部位使用時選擇,如內徑長35cm,寬30cm,高20cm的大號護罩可用于成人下肢;內徑長25cm寬20cm,高15cm的中號護罩可用于成人上肢或小兒下肢;內徑長20cm,寬15cm,高12cm的小號護罩可用于小兒肢體或成人前臂。也可將底板制成足夠長度,將相應寬度的罩篷制成長10-15cm大小,應用時將多個罩篷用同一底板串接使用,使其達到所需要的足夠長度。
使用方法:根據年齡、肢體粗細等選擇型號合適的肢體傷口護罩,打開肢體傷口護罩,在底板內面鋪上布墊或敷料,將受傷肢體部位放在底板上,將罩篷嵌槽對準底板兩邊,推動罩篷使底板兩邊嵌入槽內以關閉護罩,蓋好蓋被。
停止使用時,一手按住底板,一手前后方向拉動罩篷,使底板與罩篷分離,托起肢體,抽動底板,將罩篷清洗消毒后備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玉香,未經王玉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1835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