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HRT波地震預報監測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00524.0 | 申請日: | 2008-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56089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26 |
| 發明(設計)人: | 趙璧如;錢復業;汪成民;趙玉林;錢衛;趙健;張洪魁;盧軍;李世愚;何世根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璧如;錢復業;汪成民;趙玉林 |
| 主分類號: | G01V1/22 | 分類號: | G01V1/22;G01V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張聚增 |
| 地址: | 100081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hrt 地震預報 監測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震監測系統,尤其是一種HRT波地震預報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地震是一種對國民經濟和人民生命財產有重大危害的自然現象,人們一直希望能夠了解地震產生的原因,認識這種地震的活動規律,實現對強地震發生時間、地點和量級的準確預報,以便盡可能避免或減少強地震造成的損失。人們對地震的產生原因和預測地震三要素即發生時間、地點及震級已作了不少的研究報導,地電阻率方法是地震前兆觀測的主要手段之一,該方法要求用固定的裝置觀測地電阻率隨時間的變化,由于電阻率是地下介質的固有屬性,它隨時間的變化是很緩慢的。而且變化幅度很小,這就要求在一個很長的時間內保持地電阻率觀測有足夠的準確度。
地電阻率測量原理如圖1所示,供電電源E通過供電極AB向大地供入穩定電流I,在測量極MN上測得I產生的人工電位差ΔV,又公式:
ρ=K*ΔV/I????????????????????????????(1)
可計算得到值ρ值。式中K為裝置系數,由A、M、N和B4個電極相對位置確定。在實際測量中,電流I是通過測定電流取樣電阻R1上的電壓來確定的,即:
I=VR1/R1??????????????????????????????(2)
將式(2)代入式(1),則有:
ρ=K*R1*ΔV/VR1???????????????????????(3)
在測量過程中,所測ΔV和VR1值要經過A/D轉換器變為數字量,然后才能用式(3)計算出ρ值。由式(3)可以看出,地電阻率ρ的系統誤差由K值的準確度、R1的準確度及測量ΔV和VR1的準確度決定。
目前在地震預報研究中需要確認0.5%~1%的地電阻率變化,這就要求觀測系統有0.05%~0.3%的準確度,在地電阻率觀測系統中。由于被測信號均以不同的方式與大地相通,且信號源遠離觀測室。另外,隨著社會的進步,各種信號隨之產生,這就在測量系統中引進了許多干擾,有些觀測點干擾幅值超過被測信號1-2個數量級,另外,隨時間和環境的變化觀測儀器的準確度也會發生變化這些都會導致地電阻率觀測出現誤差。這些誤差可以分為系統誤差、隨機誤差和粗差3種。
地電阻率的測量誤差主要來源在于測量人工電位差ΔV時存在的大量無規則的隨機人工干擾,設我們要測得人工電位差的真值為ΔV,實際測量的人工電位差為ΔV’,則有:
ΔV’=ΔV+V’
式中V’為干擾背景電位差,我們所說的干擾背景較小是指當時,也就是信噪比很大時的情況,而在實際環境中特別是在城鎮市區附近面臨著強烈地工業和民用電信干擾時,V’干擾幅值可能達到甚至超過ΔV,如果在這一時刻測量,由于沒有一種儀器能在某一時刻從ΔV’中區分出V’,因此會造成ΔV的測量誤差,從而影響到地電阻率的測量精度。
如果在測量中對ΔV和I(VR1)的測量不是同時進行的,通過切換先后測量的ΔV和I(VR1)之間存在時間差異Δt,也就是說在需要測定t時刻由電流I引起的人工電位差ΔV,實際測定的是t時刻的ΔV和t+Δt時刻的I。在野外實際測量中,一方面很難做到穩定度很高的電源,更重要的是在t時刻的干擾電位差V’(t)與t+Δt時刻時的干擾電位差V’(t+Δt)相差很大,因此也會造成地電阻率測量的誤差。
前人在地電儀器研制及觀測技術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來抑制測量中的隨機誤差,這些措施是:無源濾波、多次測量求均值法、采用特殊方法抑制工頻干擾和等周期正/反向供電法,等周期正/反向供電方式有效地解決了單向供電方式中的零點漂移問題,但是在工作中這種供電方式對相近供電周期的交流干擾幾乎沒有抑制能力,這就會造成系統的測量誤差。
目前的地震預報是將上述測量后的地電阻率信息對照過去發生的地震信息經過長時間分析后,才能得到預測的地震信息,且該信息精確度低、成本高,預測時間長。
有鑒于此特提供本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操作方便、預測精度高、監測范圍廣、實時處理的HRT波地震預報監測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璧如;錢復業;汪成民;趙玉林,未經趙璧如;錢復業;汪成民;趙玉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0052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