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馬達線圈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00067.5 | 申請日: | 2008-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5001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12 |
| 發明(設計)人: | 洪銀樹;尹佐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3/04 | 分類號: | H02K3/04;H02K3/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智英財專利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吳懷權 |
| 地址: | 中國臺灣高雄苓雅***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馬達 線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馬達線圈,特別是關于一種可達到提升馬達組裝便利性及提高馬達制造合格率的功效的馬達線圈。
背景技術
一般現有馬達通常包含數個線圈及一磁鐵單元,利用線圈通以電流所產生的磁場與一磁性體(如磁鐵)產生的磁場相互感應,進而帶動馬達的一轉子旋轉。在現有馬達線圈的制作中,請參照圖1所示,將一條連續的導線順時針或逆時針卷繞形成一預定的圈數(即匝數),而形成一線圈9,并將該導線的二端予以保留,以作為與其他線圈或周邊電路連接的電連接端91及92。
一般而言,上述現有線圈具有下列缺點,例如:(1)該電連接端91及92與其他線圈或周邊電路之間通常利用焊接的方式進行連接作業,然而,在小型馬達中,由于導線的線徑極細,因此在焊接過程中會因拉扯而造成電連接端91及92斷線的問題,導致需更換整組線圈,進而增加制造成本;(2)另外,當數個線圈9欲進行連接時,為使各線圈9產生預定方向的磁場,則需要針對各線圈9的電連接端91及92加以注記其正及負極性,以利于結線作業,然而由于各線圈的電連接端91及92在外觀上并無不同,因此容易因為極性的誤記而造成馬達無法正常運作,此時需將極性誤記的線圈9解焊后再從新焊接,因而導致加工復雜度增加;(3)再者,在各線圈9制作過程中,或欲將該線圈9組裝至馬達時,由于各線圈9是裸露于外部,因此在上述二個過程中有可能因加工作業而造成絕緣漆的磨損(例如受加工作業所用工具的接觸破壞),進而導致線圈9產生短路現象,從而增加馬達制造的不合格率。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上述原因,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進一步改良上述現有馬達線圈,消除上述現有線圈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藉由提供一種馬達線圈,以達到提升馬達組裝便利性及提高馬達制造合格率的功效。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馬達線圈,其包含一線圈環體、一承載板、一封裝體及一對電連接件。該線圈環體由一導線卷繞形成,該線圈環體具有二導線連接端及一支撐面;該承載板具有一承載面,該承載面用以貼接該線圈環體的支撐面;該封裝體用以包覆該線圈環體及承載板;該對電連接件分別連接該線圈環體的二導線連接端,且該對電連接件部分裸露于該封裝體的外部。
其中:
該電連接件具有一個內連接部及一個外連接部,該內連接部包埋于該封裝體內部,引接該線圈環體的導線連接端,該外連接部為裸露于該封裝體的外部。
該電連接件的外連接部的組裝方向可與該承載板的承載面垂直或平行。
該線圈環體還可具有一個中心孔,該中心孔軸向貫穿該線圈環體,且該中心孔的軸向與該支撐面相互垂直。
該馬達線圈還可具有一個組合孔,該組合孔貫穿該線圈環體、該承載板及該封裝體,且該組合孔的貫穿方向與該承載面垂直。
該組合孔可位于該馬達線圈的中心位置。
該線圈環體可為三角環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為:本實用新型利用封裝體包覆該線圈環體及承載板,并藉由包覆于該封裝體內部的內連接部及裸露于該封裝體外部的外連接部進行該線圈環體的驅動控制,其確實可提高該馬達線圈的組裝便利性及提高該馬達制造的合格率。
附圖說明
圖1:現有馬達線圈的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馬達線圈的立體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馬達線圈的側視圖;
圖4: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馬達線圈應用于一軸向氣隙馬達的示意圖;
圖5: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馬達線圈的立體示意圖;
圖6: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馬達線圈應用于一徑向氣隙馬達的示意圖;
圖7: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馬達線圈的立體示意圖;
圖8: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馬達線圈應用于一軸向氣隙馬達的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馬達線圈??????????11??線圈環體?????111??導線連接端???112?導線連接端
113?支撐面?????????114?中心孔???????12??承載板????????121?承載面
13??封裝體?????????14??電連接???????141?內連接部??????142?外連接部
2???驅動電路板?????21??電連接部?????3???馬達線圈??????31??線圈環體
311?導線連接端?????312?導線連接端???313?支撐面????????314?中心孔
32??承載板?????????321?承載面???????33??封裝體????????34??電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0006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