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據傳輸系統及其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306532.2 | 申請日: | 2008-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633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3/38 | 分類號: | G06F13/38;G06F3/04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據傳輸 系統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數據傳輸系統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已有的手機給用戶個性化選擇的空間很少,用戶基本上受限于原有設置。例如,如果想 要從手機中復制多個文件至移動存儲盤,用戶必須先在手機中選擇該多個欲復制的文件,點 擊復制,然后打開移動存儲盤,再點擊貼粘,從而將該多個欲復制的文件復制至移動存儲盤 。然而,此復制方法操作步驟煩瑣。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操作簡單、直觀、趣味的數據傳輸系統及其方法。
一種數據傳輸系統,其包括一可攜式電子裝置及一存儲裝置。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 一顯示模塊、一存儲功能生成模塊、一選擇模塊、一方向感測模塊及一轉移模塊。所述顯示 模塊包括一顯示區及至少一個數據傳輸端口。所述存儲功能生成模塊用以在所述存儲裝置插 入至所述數據傳輸端口時在所述顯示區上生成一用于顯示所述存儲裝置內的文件的可存儲指 示區域。所述選擇模塊用于選擇需移動的文件。所述方向感測模塊用于感應可攜式電子裝置 的傾斜方向,并依照該傾斜方向生成一個文件傳輸路徑。所述轉移模塊用以將所選擇的待轉 移文件按照所述方向感測模塊所生成的文件傳輸路徑轉移。
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提供一數據傳輸系統,該數據傳輸系統包括一可攜式電子裝置及一存儲裝置,所述可操 式電子裝置包括一顯示模塊、一存儲功能生成模塊、一選擇模塊、一方向感測模塊及一轉移 模塊,所述顯示模塊包括一顯示區;
將所述存儲裝置插入至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在所述顯示模塊的顯示區上生成一分割線 ,所述分割線將所述顯示區分割成一用于顯示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內的文件的第一顯示區及 一用于顯示所述存儲裝置內的文件的可存儲指示區域;
所述選擇模塊在所述第一顯示區或可存儲指示區域框選待移動的文件;
將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向一方向傾斜,所述方向感測模塊感測到傾斜方向,并根據該傾 斜方向生成一個相應的文件傳輸路徑,并將該文件傳輸路徑發送給所述轉移模塊同時觸發所 述轉移模塊開始按照該存儲路徑轉移所述已框選的待移動的文件。
相較于現有技術,所述方向感測模塊感應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傾斜方向并依照該傾斜方向 生成一個文件傳輸路徑,轉移模塊將所選擇的待轉移文件按照所述方向感測模塊所生成的文 件傳輸路徑轉移,因此,轉移文件操作簡單、直觀、趣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提供的數據傳輸系統的硬件架框圖;
圖2為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提供的數據傳輸系統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圖2中的數據傳輸系統的存儲裝置插入至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數據輸入端口時的使用 狀態圖;
圖4為數據傳輸系統調整第一顯示區與可存儲指示區域的大小的操作示意圖;
圖5為數據傳輸系統框選待移動的文件的操作示意圖;
圖6為數據傳輸系統將可攜式電子裝置內的待轉移文件向存儲裝置移動的使用狀態圖;
圖7為數據傳輸系統將存儲裝置內的待轉移文件向可攜式電子裝置移動的使用狀態;
圖8為本發明數據傳輸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一并參閱圖1與圖2,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提供的數據傳輸系統100包括一可攜式電子 裝置10及一存儲裝置20。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10可以為手機或個人文件信息助理(PDA)等 一些電子裝置。所述存儲裝置20可以為U盤、SD卡等。
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10包括一顯示模塊11、一存儲功能生成模塊12、一選擇模塊13、一 判斷模塊14、一方向感測模塊15及一轉移模塊16。
所述顯示模塊11為一顯示器,優選地,該顯示模塊11為一觸摸式液晶顯示器,其為方形 結構,且包括一個邊框102,一被所述邊框102包圍的顯示區110及設置在所述邊框102上的至 少一個數據傳輸端口1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30653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