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氣動管道傳輸的接收方法及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304791.1 | 申請日: | 2008-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590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30 |
| 發明(設計)人: | 陸洪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銀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51/30 | 分類號: | B65G51/30;B65G5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氣動 管道 傳輸 接收 方法 裝置 | ||
1.一種氣動管道傳輸的接收方法,由發送端開始發送經過傳輸管道到達接收端時,其特征在于:
A、接收端用負壓氣流將傳輸器直接吸附在接收艙管壁上;
B、控制機關閉風機;
C、然后傳輸器自動從此處落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傳輸器接收過程中獲得一重力勢能,以提高開門的力。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設接收艙上管壁高于傳輸管道上管壁高;接收端用負壓氣流將傳輸器直接吸附在接收艙上邊的管壁上,因此將傳輸器吸高一點,以提高開門的力;
B、控制機關閉風機;
C、然后傳輸器自動從此處落出。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C、然后傳輸器被氣流吹力自動從此處落出。
5.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C、然后傳輸器靠自重自動從此處落出。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接近于接收工作站的兩端開有進氣孔,用于減緩接收時的速度。
7.一種氣動管道傳輸的接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負壓進氣孔,開在接收艙內通道管壁上,此孔小于傳輸器,用于從此處進入負壓氣流將運動到此處的倒送桶吸住;包括傳送捅落出孔,開在接收艙下側,此孔大于傳輸器,用于能讓傳輸器從此處自動落出到接收裝置外;包括門,安裝在接收艙內的傳送通道的下側的傳輸器落出孔處,為鉸軸連接,軸的另一端設有配重,用于在配重力的作用下關閉,且關閉時能使其密封,在傳輸器的壓力下可以打開將傳輸器釋放出來;包括接收艙,串接在管道上,是管道的一部分,艙壁與傳送通道為同軸心同半徑,接收艙與傳輸器為動配合,用于連接管道,和支撐接收端的其它部件。
8.一種氣動管道傳輸的接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負壓進氣孔,開在接收艙內通道管壁上,此孔小于傳輸器,用于從此處進入負壓氣流將運動到此處的倒送桶吸住;包括傳送捅落出孔,開在接收艙下側,此孔大于傳輸器,用于能讓傳輸器從此處自動落出到接收裝置外;包括門,安裝在接收艙內的傳送通道的下側的傳輸器落出孔處,為鉸軸連接,包括彈性元件,安裝在門或軸或管道壁上,用于在彈性力的作用下關閉,且關閉時能使其密封,在傳輸器的壓力下可以打開將傳輸器釋放出來;包括接收艙,串接在管道上,是管道的一部分,艙壁與傳送通道為同軸心同半徑,接收艙與傳輸器為動配合,用于連接管道,和支撐接收端的其它部件。
9.如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門是兩體的。
10.如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體門分別與接收艙出口兩邊的壁鉸軸連接。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門靠配重力或彈性力恢復關閉。
12.一種氣動管道傳輸的接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旁路氣源管,一端與工作站端面聯通,另一端與傳輸管道聯通,用于使傳過來的傳輸器迅速定位。
13.一種氣動管道傳輸的接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旁路氣源管,與工作站兩端的傳輸管道聯通,用于使傳過來的傳輸器迅速定位。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接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二個旁路氣源管,其中一根的一端與工作站端面聯通,另一端與傳輸管道聯通;另一根的一端與工作站的另一端面聯通,另一端跨國工作站與傳輸管道聯通;用于使傳過來的傳輸器迅速定位。
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門靠傳輸器的重力打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銀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銀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30479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