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熱流道散熱構造及使用該構造的模具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302705.3 | 申請日: | 2008-07-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239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13 |
| 發明(設計)人: | 顧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33/04 | 分類號: | B29C3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熱流 散熱 構造 使用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模具的熱流道散熱構造。
背景技術
由于熱流道技術可令塑膠進入兩模仁中的產品模穴之前始終處于熔融狀態,從而可消除 冷澆道技術產生大量料把、浪費原材料的缺點。因而,為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生產效率,越 來越多的模具中都采用熱流道。
在模具中,熱流道的溫度較高,而產品模穴附近的模仁溫度較低。于是熱流道的尾段, 尤其是熱流道噴嘴(其與產品模穴相連)的高溫,會使噴嘴附近的模仁溫度高于模仁的其他 部分。這樣,一方面,噴嘴附近模仁溫度的上升不利于產品的冷卻,從而影響生產周期;另 一方面,模仁的溫差容易導致產品產生變形,從而影響產品質量。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熱流道散熱構造及使用該構造的模具。
一種熱流道散熱構造,包括一水套及一開設于一模仁的水套穴,所述水套上開設一用于 容置熱流道的容置孔,所述水套裝設于所述水套穴中,所述水套與所述水套穴相互配合以形 成一環形水道,所述水套穴內開設兩水孔,所述水孔與所述環形水道相連通。
一種模具,包括一模仁,及一水套,所述水套上開設一用于容置熱流道的容置孔,所述 模仁開設一水套穴及一水道,所述水套裝設于所述水套穴中,所述水套與所述水套穴相互配 合以形成一環形水道,所述模仁的水道穿過所述水套穴并與所述環形水道相連通。
本發明模具的熱流道散熱構造使得熱流道尾段周圍的模仁溫度降低,利于產品的冷卻和 防止產品產生變形,從而提高產品生產效率和品質。
附圖說明
下面參考附圖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模具的較佳實施方式的一模仁的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模具的較佳實施方式的一水套的局部剖視立體圖。
圖3為本發明模具的較佳實施方式的模仁與水套的組合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考圖1至圖3,本發明使用熱流道散熱構造的模具的較佳實施方式包括一模仁10及若 干水套30。
模仁10開設若干用于裝設水套30的水套穴11及若干水道17。模仁10具有一基準面20。水 套穴11為臺階孔,且其垂直于模仁10的基準面20而開設。每一水套穴11的內壁上凸伸出一水 隔13,水隔13為一沿垂直于模仁10的基準面20的方向設置的條狀凸塊。每一水套穴11均被一 水道17穿過。水道17穿過水套穴11,使得每一水套穴11的內壁上形成兩水孔15,所述兩水孔 15分別位于對應水隔13的兩側并鄰近水隔13。
水套30大致為倒“凸”字形,其外形與水套穴11相配。水套30的半徑較小的圓柱面上開 設一環槽31,水套30于環槽31處的外徑小于水套穴11的內徑。水套30沿其軸線開設一容置孔 33。容置孔33用于容置一熱流道70的尾段,其中,容置孔33的底端半徑逐漸縮小為一孔尖 35,孔尖35用于容置熱流道70尾段的噴嘴71。
裝配時,在模仁10的每一水套穴11中裝設一水套30。水套30的環槽31與水套穴11的內壁 相配合形成一環形水道50,環形水道50通過兩水孔15與水道17相連通)。水套穴11的水隔 13與水套30的環槽31的槽壁相接,使得環形水道50的環路被隔斷。
使用時,令水道17內始終通入合適溫度(如70攝氏度)的水流,則水流會從每一水套穴 11的一水孔15內流入環形水道50并由另一水孔15流出環形水道50,從而將該水套穴11內的水 套30周圍的熱量帶走,降低該水套30內的熱流道70尾段的高溫影響。其中,水隔13用于確保 水流能夠在環形水道50內繞水套30行走近一周,以充分帶走熱量。另外,每一水套穴11內的 兩水孔15應盡量接近相應水隔13,而水隔寬度應盡量窄,這樣可使環形水道50盡量包圍相應 水套30。
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可以省去水隔13。
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水隔13可由水套穴11移至水套30,即在水套30外側加工出所述水隔 13。但考慮到加工難度及加工時長,水隔13設于水套穴11為佳。
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可令水道17基本與環形水道50相切地相連通,并將水隔13移至水道 17上與環形水道50相切處,即水隔13由水道17內壁延伸出并經由所述相切處抵接于水套30。
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可不在模仁10內開設水道17,而可使用管道與水孔15相連以替換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30270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