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影像感測模式自動切換系統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302519.X | 申請日: | 2008-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216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06 |
| 發明(設計)人: | 廖俸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5/235 | 分類號: | H04N5/235;H04N5/2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影像 模式 自動 切換 系統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影像感測模式自動切換系統和方法。?
背景技術
許多電子影像裝置(如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等)通過影像感測器來獲取圖像,而所獲取圖像的質量好壞由影像感測器的感測模式與外界環境的搭配來決定。通常情況下,影像感測器在出廠時已經由廠家設置好至少二種感測模式,不同感測模式的區別在于影像感測器不同的感測參數,如:水平解析度、取樣楨數和光敏感度。?
所述不同的感測參數對對焦情況會產生影響,例如:當水平解析度比較高時對焦的準確性會比較好;當取樣楨數比較高時對焦的速度會比較快;而當外界環境的光線不足時需要較高的光敏感度來獲取明亮的畫面以判斷是否準確對焦。因此,不同的外界環境下需要搭配合適的感測模式以獲得較好的對焦情況。現有的電子影像裝置通常由使用者根據外界環境自行選擇合適的感測模式進行拍攝。此種方法在不同的攝影環境下需要使用者不斷去切換感測模式顯得十分麻煩,其次,攝影經驗不足的使用者往往不能選中合適的感測模式從而影響所拍攝圖像的質量。?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可根據外界環境自動切換影像感測模式的影像感測模式自動切換系統和方法。?
一種影像感測模式自動切換系統,該系統包括影像感測器、模式切換控制器。所述影像感測器具有適用于不同曝光時間的至少二種感測模式。所述不同的感測模式對應于影像感測器的不同感測參數,所述感測參數包括影像感測器的水平解析度、取樣楨數及光敏感度,所述模式切換控制器包括:?
曝光時間計算模塊,用于根據所設定的攝像參數計算出適合外界環境的曝光時間。?
模式選擇模塊,用于根據所計算出的曝光時間選擇合適的感測模式,當曝光時間最短時,所述模式選擇模塊選擇具有最大取樣楨數的感測模式。?
模式切換模塊,用于根據模式選擇模塊的選擇結果來切換影像感測模式。?
一種影像感測模式自動切換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提供一影像感測器,所述影像感測器具有適用于不同曝光時間范圍的第一感測模式、第二感測模式及第三感測模式,所述不同的感測模式對應于影像感測器的不同感測參數,所述感測參數包括影像感測器的水平解析度、取樣楨數及光敏感度。?
根據所設定的攝像參數計算出拍攝所需要的曝光時間。?
比較所計算出來的曝光時間與預先設定的第一參考曝光時間,該第一參考曝光時間為1/60秒。?
如果所計算出來的曝光時間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參考曝光時間1/60秒,則將影像感測器切換至第三感測模式,所述第三感測模式具有最大取樣楨數;?
如果所計算出來的曝光時間大于所述第一參考曝光時間1/60秒,則比較所計算出來的曝光時間與預先設定的第二參考曝光時間,該第二參考曝光時間為1/30秒。?
如果所計算出來的曝光時間大于所述第一參考曝光時間1/60秒而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參考曝光時間1/30秒,則將影像感測器切換至第二感測模式;?
如果所計算出來的曝光時間大于所述第二參考曝光時間1/30秒,則將影像感測器切換至第一感測模式。?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所提供的影像感測模式自動切換系統和方法可以根據外界環境亮度的變化自動切換至適用于當前曝光時間的影像感測模式,從而避免了每次環境變化后都需要使用者自行?調節影像感測器的感測模式所帶來的不便。其次,也避免了使用者因缺少攝影經驗而選擇錯誤的感測模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影像感測模式自動切換系統的硬件架構圖。?
圖2是本發明提供的影像感測模式自動切換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其為本發明提供的影像感測模式自動切換系統2的硬件架構圖。該影像感測模式自動切換系統2包括影像感測器4及一用于對所述影像感測器4的感測模式進行自動切換控制的模式切換控制器6?
所述影像感測器4為電荷耦合器件圖像傳感器(CCD,Charge?Coupled?Device)或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圖像傳感器(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其用于將外界的光線轉化為與光線強度相對應的數字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30251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