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學鏡片及其鍍膜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301312.0 | 申請日: | 2008-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66697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28 |
| 發明(設計)人: | 黃議模;李欣和;簡揚昌;董才士;凌維成;袁崐益 | 申請(專利權)人: | 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10 | 分類號: | G02B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鏡片 及其 鍍膜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學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學鏡片及其鍍 膜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光學產品的發展,光學鏡片的應用范圍持續 擴大,如數碼相機、具有照相功能的手機等。光學鏡片一般包 括光學部及從該光學部邊緣延伸的非光學部。在拍照過程中, 為了保證成像品質,通常會通過手工或者配合治具給該非光學 部上漆以使該光學部與該非光學部具有一定程度的透光率差 異。然而,利用手工或者配合治具給微型光學鏡片的非光學部 上漆非常困難,降低了光學鏡片的生產效率。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有必要提供一種有效提升生產效率的光 學鏡片及其鍍膜方法。
一種光學鏡片,其包括一個光學部及從該光學部邊緣延伸 的至少一個非光學部。該光學部的至少一個表面鍍有至少一個 第一膜堆,沿著遠離該光學部方向,該第一膜堆依次包括一個 光學厚度為四分之一設計波長的硫化鋅膜層,及一個光學厚度 為四分之一設計波長的氟化鎂膜層。該非光學部的至少一個表 面鍍有至少一個第二膜堆,該第二膜堆包括一個光學厚度為四 分之一設計波長的硫化鋅膜層。
一種上述光學鏡片的鍍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在該光 學鏡片的至少一個表面上鍍一個硫化鋅膜層以在該光學部上形 成一個第一膜堆的硫化鋅膜層并且在該非光學部上形成一個第 二膜堆。提供一個第一托盤及一個第二托盤。安裝該光學鏡片 于該第一托盤內并覆蓋上第二托盤使該光學部完全曝露,而該 非光學部被該第一托盤及該第二托盤遮蔽。在該光學部上的硫 化鋅膜層上鍍一個氟化鎂膜層以在該光學部上形成一個第一膜 堆。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光學鏡片及其鍍膜方法通 過鍍上第一膜堆,及第二膜堆以達到光學部與非光學部具有一 定程度的透光率差異,從而提升了光學鏡片的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光學鏡片的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光學鏡片的非光學部的透光率與設計波長的 關系圖。
圖3為圖1中光學鏡片的光學部的透光率與設計波長的關 系圖。
圖4為圖1中光學鏡片的鍍膜示意圖。
圖5為圖1中光學鏡片的鍍膜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光學鏡片10,其包括一個光學 部110,及由該光學部110邊緣延伸出的兩個非光學部120。
該光學部110的兩個表面110a、110b鍍有一個第一膜堆130, 沿著遠離該光學部110的方向,該第一膜堆130依次包括一個光學 厚度為四分之一設計波長的硫化鋅膜層132,及一個光學厚度為 四分之一設計波長的氟化鎂膜層134。
該非光學部120的兩個表面120a、120b鍍有一個第二膜堆 140,該第二膜堆140為一個光學厚度為四分之一設計波長的硫 化鋅膜層。
其中,該非光學部120的兩個表面120a、120b與該光學部110 的兩個表面110a、110b可以是相同的,且分別是該光學鏡片10 的兩個表面10a、10b。該設計波長可以為綠光波長、藍光波長或 紅光波長,本實施方式中為綠光波長。該光學鏡片10可以為雙 凸透鏡、雙凹透鏡或者新月型透鏡,其材料可以為玻璃或者塑 料,本實施方式中的光學鏡片10為玻璃制成的雙凸透鏡。
另外,該光學部110的兩個表面110a、110b可以鍍多個第一 膜堆130,而該非光學部120的兩個表面120a、120b可以鍍多個第 二膜堆140。
請一并參閱圖1及圖2,圖2為該光學鏡片10的非光學部120 的透光率與設計波長(本實施方式為綠光波長)的關系圖。其中, 橫軸表示光的波長,單位為微米,縱軸表示該非光學部120的透 光率。由于該非光學部120的兩個表面120a、120b鍍有一個光學 厚度為四分之一綠光波長的硫化鋅膜層,而綠光波長在 0.577-0.492微米之間,從圖2可以看出,綠光波長對應的透光率 為66%。當該非光學部120的兩個表面鍍有多個第二膜堆140時, 綠光波長對應的透光率越來越低直至逼近完全不透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30131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收折的迷你攝影棚
- 下一篇:復合套管雙螺旋換熱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