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照明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300067.1 | 申請日: | 2008-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82247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15 |
| 發明(設計)人: | 賴志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邁半導體精密工業(上海)有限公司;沛鑫半導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V8/00 | 分類號: | F21V8/00;F21V9/1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600上海市松江區松***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照明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照明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利用發光二極管等固態發光元件的照明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及進步,發光二極管(Light?Emitting?Diode,LED)因具光質佳(也即光源述出的光譜)及發光效率高等特性而逐漸取代冷陰極熒光燈(Cold?CathodeFluorescent?Lamp,CCFL)作為照明裝置的發光元件,具體可參見Michael?S.Shur等人在文獻Proceedings?of?the?IEEE,Vol.93,No.10(2005年10月)中發表的“Solid-StateLighting:Toward?Superior?Illumination”一文。
然而,隨著人工照明的普及化,人們越來越重視光對自然環境、人類身心健康的影響,例如光污染(夜間光害)、眩光造成人眼的傷害等等。眩光(glare)是指光源對眼睛產生的刺激,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光源越亮,對眼睛所造成的傷害就越大。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減少對眼睛產生刺激的照明裝置。
一種照明裝置,包括至少一發光元件以及一導光板,該導光板包括一入光面以及一出光面,該至少一發光元件與該入光面相對設置,該導光板上設有多個凹陷,該多個凹陷內設有熒光物質,該至少一發光元件發出第一波長的光且耦合進入該導光板內,進入該導光板內的一部分第一波長的光經由熒光物質轉換成至少一第二波長的光,該至少一第二波長的光與該發光元件發出的第一波長的另一部分光混合形成白光。
一種照明裝置,包括至少一發光元件以及一導光板,該導光板包括一入光面、一出光面以及與該出光面相對設置的底面,該至少一發光元件與該入光面相對設置,該出光面上設有多個凹陷,該底面上形成熒光物質,該至少一發光元件發出第一波長的光且耦合進入該導光板內,進入該導光板內的一部分第一波長的光經由熒光物質轉換成至少一第二波長的光,該至少一第二波長的光與該發光元件發出的第一波長的另一部分光混合形成白光。
與現有技術相比,上述照明裝置中的導光板上形成熒光物質,使得該發光元件所發出的光被該熒光物質吸收并轉換成不同角度的光出射,并均勻分布于該導光板的出光面上,因此,可降低由出光面射出的光的輝度,從而降低或消除炫光現象的出現,并產生柔和舒適的效果,減少對眼睛產生的刺激。另外,該導光板上的凹陷可減少或避免該發光二極管所發出的光于該導光板的表面上產生全反射,從而可提高光的利用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第五較佳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第六較佳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第七較佳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第八較佳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第九較佳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照明裝置10的剖面示意圖,該照明裝置10包括一發光元件、一導光板13以及若干熒光物質15,在本實施例中,該發光元件為一發光二極管11。
該發光二極管11選自發光波長由紫外光(ultraviolet?light,UV?light)到藍綠光的各種發光二極管的一種或多種,其設于該導光板13的側面,并緊鄰該導光板13,相當于主光源。
該導光板13具有透光的特性,其由透明材料制成,如硅膠(silicone)、樹脂(resin)、玻璃(glass)、壓克力(acrylics,化學名稱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石英(quartz)、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環氧樹脂(epoxy)、聚乙烯丙烯酸脂(Polyacrylate)等,該導光板13的光穿透率至少達到70%,折射率為1.4~1.7。
該導光板13為平板狀,其具有一入光面136、一出光面132以及與該出光面132相對設置的底面137,該入光面136與該發光二極管11緊鄰,該底面137上設有一反光面13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邁半導體精密工業(上海)有限公司;沛鑫半導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富士邁半導體精密工業(上海)有限公司;沛鑫半導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30006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炊用爐具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水流式水力發電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