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女子不孕癥的藥物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249670.1 | 申請日: | 2008-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74354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08 |
| 發明(設計)人: | 蓋德美;張梅;丁元斌;李英愛;劉元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蓋德美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9 | 分類號: | A61K36/8969;A61P15/08;A61K33/06;A61K35/32;A61K35/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200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女子 不孕癥 藥物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治療女子不孕癥的藥物,具體的說是以中草藥為原料制備的中成藥。
背景技術
據WHO統計,在已婚夫婦中有10%~15%的患者患有不孕不育癥,全球有7000~8000萬對夫婦遭受不孕癥帶來的極大的精神痛苦,嚴重影響女性的身心健康,成為影響男女婚姻、家庭的社會性問題。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生存競爭日益激烈,精神緊張、環境因素等使不孕癥日益增多。中醫中藥治療不孕癥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是現有技術已有的治療不孕癥的藥物,治標不治本,標本不能堅固,致使療效差,受孕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以益腎健脾、疏肝活血為治則的治療女子不孕癥的藥物,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發明的目的是依據祖國傳統醫學對女子不孕癥的發病機理的認識及其治療原則,參考現代藥理研究,從中篩選出改善卵巢內分泌功能、提高受孕能力的天然中草藥,按中醫藥理論組方,使其發揮益腎健脾、疏肝活血的作用。
本發明藥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成的藥劑
紫石英30g??菟絲子15g??山藥15g??炒香附10g??黃精10g??丹參20g??鹿茸3g??仙茅10g??肉蓯蓉15g??紫河車3g??甘草6g
將上述各組分按常規方法制成中藥湯劑,依次按下述步驟完成:
1)煎煮:將上述諸藥放入砂鍋或不銹鋼高壓鍋內,按藥物總量的1∶2加水文火煎煮,沸后20分鐘,將藥液濾出,再按藥物總量的1∶1加水文火煎煮,沸后20分鐘,將藥液濾出;
2)裝瓶:將兩次濾液混勻后裝入事先已消毒的瓶子內密封;
3)消毒:將藥液瓶放入高壓鍋內殺菌20分鐘,即得本發明中藥藥物湯劑。
本發明藥物中的藥理分析:
紫石英,味甘性溫,入心肝經。具有鎮心安神、降逆氣、暖子宮、治虛勞驚悸、咳逆上氣、婦女血海虛寒不孕之功用。《神農本草經》:“主心腹咳逆邪氣,女子風寒在子宮,絕孕十年無子”。《藥性論》:“女子服之有子,主養肺氣,治驚癇、蝕膿、虛而驚悸不安者,加而用之。《本草綱目》:“......其性暖而補,故心神不安,肝血不足及女子血海虛寒不孕者宜之”。《本草經疏》:其主女子風寒在子宮,絕孕無子者,蓋女子系胎于腎及心包絡,皆陰臟也,虛則風寒乘之而不孕,非得溫暖之氣,則無以去風寒而資化育之妙。此藥填下焦,走腎及心包絡,辛溫能散風寒邪氣,故為女子暖子宮之要藥。
鹿茸:甘、成、溫,入腎、肝經。具有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調沖任之效。《本草綱目》:“生精補髓,養血益陰,強筋健骨,治一切虛損......現代藥效研究,鹿茸的脂溶性成分中分離出雌二醇、氨基酸,鹿茸有雌激素作用。此方之精妙在于選用鹿茸補腎陽、益精血,使陽生陰長,精足卵充而成孕。
仙茅:辛、熱,歸腎、肝經,《開寶本草》云:“主心腹冷氣,不能食,腰腳風冷攣痹不能行,丈夫虛勞,老人失溺,無子,益陽道......”。據藥理研究,仙茅水煎液可明顯增加大鼠垂體前葉、卵巢和子宮重量,卵巢HCG/LH受體特異性結合力明顯提高。
肉蓯蓉:甘、成、溫,歸腎、大腸經,具有補腎助陽、潤腸通便之效,可用于腎陽虧虛、精血不足、陽痿早泄、宮冷不孕、腰膝酸痛、便秘等。《日華子本草》:“治男絕陽不興,女絕陰不舉,潤五臟,長肌肉,暖腰膝,男子泄精,尿血,遺瀝,帶下陰痛......”。
菟絲子:味甘性溫,具有滋補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之效。臨證多用于腎虛腰痛,陽痿、遺精、尿頻、宮冷不孕,治不孕有特效。
黃精:甘、平,歸脾、腎、肺經,具有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之功。此藥既能補益腎精,且能補益脾氣,養脾陰,還能養肺陰、益肺氣、有補土生金,補后天養先天之效,為氣陰雙補之品。《本草綱目》云:“補諸虛,......填精髓”。
山藥:甘平,補腎氣滋腎陰,補后天滋先天,故常用于脾胃俱虛之腰膝酸軟,女子帶下不孕之癥。
炒香附:辛,微苦性平,疏肝理氣解郁,調經活血止痛。《本草綱目》云:“利三焦,解六郁,消飲食積聚。痰飲痞滿,胕腫腹脹,腳氣......婦人崩漏、帶下、月經不調、胎產產后百病,乃氣病之總司,女性之主帥也”。
丹參:苦、微寒,功善活血祛瘀,性微寒而緩,能祛瘀生新而不傷正,善調經水,為婦科調經之常用藥。《婦科明理論》有“一味丹參飲,功同四物湯”之論。
甘草:《本草經言》“和中益氣,補虛解毒之藥”。
本發明藥物的理論依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蓋德美,未經蓋德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24967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