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軸槳葉混合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247557.X | 申請日: | 2008-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80586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紅英;胡冰;薛松堂;王德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F7/04 | 分類號: | B01F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印康 |
| 地址: | 10009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槳葉 混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工程中飼料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雙軸槳葉混合機。
背景技術
雙軸槳葉混合機是飼料生產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攪拌混合設備,應用范圍廣泛,是整個飼料加工過程中的關鍵設備之一,對飼料產品的混合均勻性以及最終產品質量作用巨大。
如何在不同配方條件下,配方原料物理性質差異較大的情況下,提高雙軸槳葉混合機的混合效率,即在盡量短的時間里,達到表示飼料產品的混合均勻性的混合均勻度變異系數Cv的要求,一直以來是飼料加工機械行業的重點研究方向。
另外,為了提高飼料能量,配合飼料或預混合飼料加工過程中均有添加油脂的需要,這樣就會在混合加工過程中產生大量“脂球”的問題,從而影響飼料產品的混合均勻度,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并快速達到產品質量要求的混合均勻度變異系數,也是飼料生產企業、飼料加工設備生產商、科研院所等單位一直研究亟待解決的。
根據混合機工作機理,在槳葉式混合機上,提高其混合效率和混合均勻度變異系數的方法一般均是在轉子結構上作研究,包括固定在轉子轉軸上的撐桿布置以及撐桿上的槳葉布置(含排列方式、安裝角度等)、槳葉形狀等。而對于雙軸槳葉混合機,混合室腔體結構的變化不大。但在研究槳葉形狀時,主要根據物料的特性及工藝要求確定,對于有液體添加的混合物料,槳葉應選用結構較簡單的形狀,以減少卸料及清理困難。此外,為減小物料阻力,還應盡量縮短槳葉切割邊長度,由于在面積相同的情況下,正方形的周長較短,所以,要將槳葉形狀設計成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為宜。為保證槳葉與機體內壁的間隙均勻一致,槳葉頂端邊曲線應設計成橢圓弧線。
江蘇牧羊集團在這方面曾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2004年發明了一種槳葉式混合機(專利申請號200410074991.4),其要點是在轉子上設有慢流區過渡攪拌件,這種結構可以加強慢流區的剪切擴散作用,可提高混合均勻度,但轉子結構過于復雜。在2006年發明了又一種槳葉式混合機(專利申請號200610161613.9),其特征是其槳葉分為兩層,分別為設置在轉子外層的大槳葉和設置在轉子內層的小槳葉,轉子內外層槳葉均設有4片,且按一定規律布置,經多次試驗驗證,這種結構的槳葉式混合機混合物料時均比同樣狀態下的螺帶式混合機提高混合均勻度在50%以上。
但上述所發明的兩種槳葉混合機均未述及對混合加工過程中出現“脂球”而影響產品混合均勻度變異系數的問題的解決方案;后一種發明其提高混合均勻度的效率是與螺帶混合機比較而言,還存在不足;上述發明均是在撐桿上的槳葉布置(含排列方式、安裝角度等)等方面進行研究,未涉及槳葉形狀結構方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加大攪拌混合過程中的剪切作用、擴散作用和對流作用,實現雙軸槳葉混合機混合過程中提高混合均勻度的同時對“脂球”的有效破碎的槳葉葉片結構,提供一種雙軸槳葉混合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雙軸槳葉混合機主要由混合室腔體1、轉軸4、撐桿3及槳葉2組成,在混合室腔體1內有兩個互相平行的轉軸4,每個轉軸4上沿軸向方向固接有3~9組與轉軸4垂直的撐桿3,每組撐桿有2個撐桿3,在轉軸4的徑向平面內每組的2個撐桿3分布在同一條直線上,相鄰的兩組撐桿3錯開90°;兩個轉軸4上的各組的撐桿3在軸向錯開,即一個轉軸4上的撐桿3處于另一個轉軸4上的撐桿3間隔的中間位置;每個撐桿3另一端安裝一個槳葉2,槳葉2的葉面上以撐桿3為對稱軸每個側邊對稱分布3~10個通透的葉片槽5。槳葉2在撐桿3上安裝的位置為其平面與轉軸4的軸線的夾角范圍為40°~50°,同一轉軸4上的3~9組撐桿3中,除在一端的一組撐桿3的槳葉2特殊外,其它各組的槳葉2在撐桿3上安裝的角度和方向都相同,轉軸4一端那組特殊的槳葉2在撐桿3上安裝的角度和其它各組相同,但方向相反。
所述槳葉2外觀形狀為近似正方形,其頂端的邊為弧形。
所述葉片槽5為方形槽、梯形槽或三角形槽。
所述槳葉2上的葉片槽5的開口方向為垂直于撐桿長度的方向。
所述槳葉2的葉面開槽率為10%~20%。
雙軸槳葉混合機工作時,兩個轉軸4帶動其上的撐桿和槳葉相向轉動,混合室腔體內物料在兩相向轉動的槳葉作用下,進行著多重復合運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大學,未經中國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24755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