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羊肚菌優質豐產栽培技術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244791.7 | 申請日: | 2008-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438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陳寶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寶建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C05G3/00;A23B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16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羊肚菌 優質 豐產 栽培技術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羊肚菌優質豐產栽培技術。
背景技術
羊肚菌是世界名貴的食用菌,屬高級營養滋補品。具有補腎、壯陽、補腦、提神的功能,對陽痿不舉、性功能減退有明顯的改善作用,長期食用可防癌、抗癌、預防感冒、增加入體免疫力,在醫學上有重要的開發價值。羊肚菌風味獨特、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據測定,每100克羊肚菌含粗蛋白質28.1克、粗脂肪4.4克,氨基酸多達20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含量也極為豐富,有些營養成分超過了冬蟲夏草的含量,是一種高檔的天然保健食品,被譽為“食品之冠”。因此,市場需求量大,羊肚菌供不應求,價格呈上升趨勢,市場前景十分看好。目前,羊肚菌野生產量不多,市面也不多見,如果開展人工栽培,可不斷滿足市場需求。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羊肚菌優質豐產栽培技術,為優質高產創造有利的條件。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1)栽培料配方:
栽培料配方:木屑35%、棉籽殼40%、麩皮5%、豆殼15%、磷肥1%、石膏1%、腐殖土3%,培養料的料水比為1∶1.2,含水量宜為62%,土壤pH值為7.2;
(2)熟料脫袋栽培:
按料水比1∶1.3拌好料后堆積發酵20天。采用17厘米×33厘米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裝料,每袋裝料500~600克,在100℃條件下滅菌8小時,即可接入菌種。采用兩頭接種法,封好袋口,置于21~24℃;22~25℃溫度下培養30天,菌絲可長滿袋。菌絲滿袋后5~6天,即可栽培。較大溫差,以刺激菌絲體分化;
(3)栽后管理:
菌絲生長溫度為21~24℃;子實體形成與發育溫度為4.4~16℃,空氣相對濕度為65%~85%,為達到保濕目的,可在地上或四周墻壁噴水;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子實體的生長發育;每天通風不少于2小時;
(4)病蟲害防治:
播種前用10%石灰水進行場地殺菌殺蟲處理,后期如發生蟲害,可在子實體長出前噴除蟲菊或10%石灰水予以殺滅;栽培場所采用30瓦紫外線燈照射或臭氧滅菌器消毒殺菌;經常保持環境衛生,撒生石灰粉消毒;
(5)采摘:
子實體出土后7~10天成熟,顏色由深灰色變成淺灰色或褐黃色,菌蓋表面蜂窩狀凹陷充分伸展時即可采收;
(6)加工及保藏:
采收后應清理泥土,及時曬干或烘干,裝于塑料袋密封保藏,干燥加工時勿弄破菌帽,按質量分等級后盛裝在塑料袋內,置于陰涼、干燥、通風處保存。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羊肚菌產品朵形較大、蓋厚肉肥,子實體鮮嫩,深受市場青睞。既拓寬了人們的就業門路,又為人們提供上好的健康食品。
具體實施方式
(1)栽培料配方:
栽培料配方:木屑35%、棉籽殼40%、麩皮5%、豆殼15%、磷肥1%、石膏1%、腐殖土3%,培養料的料水比為1∶1.2,含水量宜為62%,土壤pH值為7.2;
(2)熟料脫袋栽培:
按料水比1∶1.3拌好料后堆積發酵20天。采用17厘米×33厘米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裝料,每袋裝料500~600克,在100℃條件下滅菌8小時,即可接入菌種。采用兩頭接種法,封好袋口,置于21~24℃;22~25℃溫度下培養30天,菌絲可長滿袋。菌絲滿袋后5~6天,即可栽培。較大溫差,以刺激菌絲體分化;
(3)栽后管理:
菌絲生長溫度為21~24℃;子實體形成與發育溫度為4.4~16℃,空氣相對濕度為65%~85%,為達到保濕目的,可在地上或四周墻壁噴水;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子實體的生長發育;每天通風不少于2小時;
(4)病蟲害防治:
播種前用10%石灰水進行場地殺菌殺蟲處理,后期如發生蟲害,可在子實體長出前噴除蟲菊或10%石灰水予以殺滅;栽培場所采用30瓦紫外線燈照射或臭氧滅菌器消毒殺菌;經常保持環境衛生,撒生石灰粉消毒;
(5)采摘:
子實體出土后7~10天成熟,顏色由深灰色變成淺灰色或褐黃色,菌蓋表面蜂窩狀凹陷充分伸展時即可采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寶建,未經陳寶建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24479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