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織物及其生產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244476.4 | 申請日: | 2008-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485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顧金鳳;徐建鋒;顧梅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麗纖維研究所(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3D15/00 | 分類號: | D03D15/00;D01D5/20;D06M15/256;D06M101/32 |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專利事務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 地址: | 226009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織物 及其 生產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超輕,深色可染,透氣特點的織物。
背景技術
作為夏季面料,聚酯面料發揮了其特有的優點。但是隨著人們對面 料性能要求的提高,現有的面料很難在手感,重量和視覺效果上完全滿 足人們的需求,這就需要采用新的元素,新型原料,不同的織物設計理 念和新的加工方法得到超輕,透氣而且色調具有高貴效果的聚酯面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超輕量,色調具 有高貴效果,透氣性能好的織物及其生產工藝。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采用一種單纖維軸方向具有不規則的粗部和細部,纖維表面具有明 顯凹凸結構的聚酯紗線,配合合理的織物設計和適合此紗種的特殊加工 方法,得到了本發明的織物。下面本發明作詳細說明。
本發明的織物,組成該織物的聚酯紗線為單纖維軸方向外徑具有不 規則的粗部和細部、纖維表面具有明顯的凹凸結構、烏斯特測定U%在 0.8~1.8之間,纖度為20D~120D的聚酯紗線。
該織物組織為三原組織或三原的變化組織。
由于采用了單纖維烏斯特U%在0.8~1.8之間,減量后纖維表面具 有明顯的凹凸結構的紗線,對光產生慢反射,所得織物通過測色儀 COLOUR?EYE3100光源D65進行測試,亮度L值達到12以下。織物的面 積覆蓋系數為40~65%,主要通過織物設計來達成,在織物設計中采用 中低密度的織物設計,然后通過后加工過程中的特殊工程加工得到覆蓋 系數低的織物,保證了織物的透氣性,同時也保證了織物具有超輕的克 重,本發明的織物克重在60g/m2以下。
組成本發明織物的紗線的捻度為1000~3500T/M,優選1500~ 3500T/M。采用的這樣捻度的紗線可以提高織物的懸垂感。
本發明的織物的加工方法,設計時選用的單纖維軸方向外徑具有不 規則的粗部和細部的纖維表面具有明顯凹凸結構的聚酯紗線進行織造, 織造前的準備工序為:捻絲-整經-并軸-穿綜穿筘工序。在整經工序中, 整經設備可以是分批整經機或分條整經機,在整經時的整經張力保持在 0.15CN/D~0.5CN/D,在整經時可以加適當的油或蠟。并軸時的張力保 持在0.15CN/D~0.5CN/D,并軸速度為40m/min~300m/min。由以上方 法制成適合噴氣織機或劍桿織機或噴水織機的織軸。
由于經紗為強捻紗線,織軸上機過程中,要求對經紗始終保持一定 的張力,以防止經紗的相互糾纏纏繞,造成開口不清或斷紗。
織物的加工工藝,包括精煉、松弛工程、中間定型、堿減量、染色、 濃染樹脂整理、整理定型。下面對重要工程進行詳細的敘述。
松馳工程:由于此發明經紗采用的是強捻紗線,為了較好地消除紗 線的內應力,獲得蓬松柔軟的手感,盡可能使用較強的松弛條件,松弛 的溫度為:90℃~130℃,松弛保溫時間為:15min~120min。
中間定型:此工程為必要工程,主要作用為提高紗線結晶度的均勻 性,以便提高后工程減量的均勻性,中間定型的溫度為160℃~220℃, 幅寬的設定根據前工程的布面效果以及參考克重而定,一般情況下,門 幅的設定在前工程門幅的基礎上加0~10cm。
堿減量:堿減量通常是提高柔軟度的一種方法,在本發明中,堿減 量還對提高纖維表面的凹凸結構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堿減量后的凹凸 結構增加了織物的漫反射,在染深色后可以降低發射光的可見量,和一 般的紗線相比,可以優先得到深色織物。故此工程為必要工程。減量率 根據織物的手感以及減量后纖維表面的凹凸效果來確定,一般選用減量 率為0%~40%,優先選用15%以上。減量后纖維表面的凹凸效果判斷通 過顯微鏡觀察來判斷,看是否出現明顯的凹槽現象。
染色:染色時通常可以采用普通的黑色染料進行染色,若要取得更 好的濃色效果,可以采用分子結構大的濃色染料進行染色,以備后工程 濃染樹脂整理的需要。
拉幅定型:為了后工程濃染樹脂整理工程的穩定性,進行拉幅定型 整理。此工程為優選工程,在不需濃染樹脂整理時,可省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麗纖維研究所(中國)有限公司,未經東麗纖維研究所(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24447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公路防雪抗凍兼局部氣溫調節裝置
- 下一篇:多孔型二氧化鈦納米管陣列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