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良的內脹式管子接長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244428.5 | 申請日: | 2008-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74645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08 |
| 發明(設計)人: | 范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華光鍋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C37/26 | 分類號: | B21C37/26;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無錫盛陽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劉瑞平 |
| 地址: | 214111***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良 內脹式 管子 接長器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管子接長工裝領域,具體為一種改良的內脹式管子接長器。
(二)背景技術
在螺旋翅片管加工過程中,由于生產線設備結構及焊接工況需要,翅片繞制焊接部位距管子夾持旋轉行走動力頭間需留有200mm以上空間距離,加之管子夾持所需長度100mm,對每根螺旋翅片管,加工時均要求管子起繞端部距螺旋翅片起繞焊接處的距離不得小于350mm,而生產的螺旋翅片管產品結構上,管子起繞端部距螺旋翅片起繞焊接處距離大多為110mm,為此,常規的生產方法是在每根螺旋翅片管產品結構長度上增加250mm以上工藝長度,繞制焊接完成后再將工藝余量去除。此工藝方式雖可滿足生產工況需要,保證了螺旋翅片管加工質量,但加工工序增多,管材用量增大,制造成本高。
(三)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改良的內脹式管子接長器,其可以大幅度減少螺旋翅片管加工中的管子工藝余量長度,減少翅片管后續加工工序,提高了工效,降低了制造成本。
其技術方案是這樣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套筒、內拉桿、脹緊塊和彈性套圈,所述套筒包括接管部分與脹緊結合部分,所述內拉桿套于所述套筒內部,所述套筒脹緊結合部分沿周向開有滑動槽,所述脹緊塊鑲嵌于所述滑動槽內,所述彈性套圈套于所述套筒脹緊結合部分外圍;所述內拉桿在所述套筒的脹緊結合部位為斜錐結構;所述內拉桿外周與所述套筒內壁之間預留間隙。
其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內拉桿與所述套筒之間通過鎖緊螺母連接固定;所述滑動槽設置有五個;所述脹緊塊設置有五個;所述套筒的接管部分外徑與待加工翅片管外徑相同;所述套筒接管部分與所述脹緊結合部分連接處為臺階面;所述套筒接管部分表面開有動力頭夾持槽。
使用本發明結構的內脹式管子接長器,其有益效果在于:在確保螺旋翅片管可靠加工的前提下,大幅度減少螺旋翅片管加工中的管子工藝余量長度,減少產品用料,減少翅片管后續加工工序,提高了工效,降低生產制造成本。
(四)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向剖視圖;
圖3為圖1的B-B向剖視圖;
圖4為所述內拉桿在所述套筒的脹緊結合部位為斜錐結構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圖2、圖3和圖4,本發明包括套筒、內拉桿1、脹緊塊2和彈性套圈3,套筒包括接管部分4與脹緊結合部分5,內拉桿1套于套筒內部,套筒脹緊結合部分5沿周向開有滑動槽,脹緊塊2鑲嵌于滑動槽內,彈性套圈3套于套筒脹緊結合部分5外圍。內拉桿1在套筒的脹緊結合部分5處為斜錐結構;內拉桿1與套筒之間通過鎖緊螺母7連接固定;滑動槽設置有五個;脹緊塊2設置有五個;套筒的接管部分4外徑與待加工翅片管外徑相同;套筒接管部分4與脹緊結合部分5連接處為臺階面,此臺階面為套筒接管部分4與翅片管的裝配止口定位面8;內拉桿1外周與套筒內壁之間預留間隙;套筒接管部分4表面開有動力頭夾持槽6。
其中,脹緊塊2的寬度可以根據不同結構的翅片管予以調整,其表面經過粗糙化處理,利用與產品翅片管的接觸面大小變化控制與翅片管的結合力;彈性套圈3的作用是防止脹緊塊2從套筒滑動槽內脫離且在非工作狀態下可以將脹緊塊2限制在套筒內部;動力頭夾持槽6表面都經過粗糙化處理,而動力頭夾持槽6經過表面粗糙化處理可以提高其夾持力;由于螺旋翅片管的管壁一般較薄,內夾持力過大會造成夾持部分管子內壁損傷或產生變形,內拉桿1外周與套筒內壁之間預留間隙,利用套筒與內拉桿1的間隙大小控制內脹塊的徑向極限行程。
本發明使用時,根據不同的翅片管管子規格,選擇相應規格的接長器及脹塊組合,與翅片管管端裝配時,先將鎖緊螺母7旋松,將內拉桿1在套筒內部向右側移動,由于內拉桿1在套筒脹緊結合部分5處為斜錐結構,脹緊塊2在彈性套圈3作用下收縮入套筒脹緊結合部分5內,將套筒脹緊結合部分5插入?翅片管內,裝配止口定位面貼緊翅片管端口,用卡鉗卡緊在套筒動力頭夾持槽6,將鎖緊螺母7旋緊,使內拉桿1在套筒內部向左側移動,利用內拉桿1位于套筒脹緊結合部分5處的斜錐結構將脹緊塊2沿其滑動槽周向均勻脹出并緊貼翅片管內壁,然后檢查裝配止口定位面8是否貼緊翅片管端口,套筒外圓是否與翅片管外圓對齊,在確保管子接長器與翅片管的同心度后將鎖緊螺母7用小扳手繼續旋至基本旋不動為止,再按照繞制翅片管的正常工作程序,繞焊螺旋翅片管。
本發明除用于螺旋翅片管的生產加工外,可進一步拓展到管子的彎曲加工工藝中,大幅減少管子彎曲起彎段及末彎段的彎管工藝余量,擴大降本增效的領域范圍,提高加工工藝技術水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華光鍋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無錫華光鍋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24442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